發布者:本網記者Courtney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7830查看 | 2017-07-31 11:58: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訊:近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Masdar研究所發布聲明表示,其與麻省理工大學(MIT)聯合開發的新型吸熱器應用超薄納米復合膜,將極大地提高輻射吸收率,并降低光熱電站成本。
Masdar研究所表示,這種新型吸熱器的材料是超薄納米復合膜(ultrathin nano-composite film),其主要成分是銀與硅,表面覆蓋納米銀粒子,充分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以及可見光,使光熱轉換率達到近100%。
高度顯微鏡觀測發現,在傳統的吸熱器中,復合單元主要分布著微型納米粒子,表層則覆蓋著較大的納米粒子。經過深入研究表明,正是位于表層的納米粒子提高了日光吸收率,Masdar的科研人員充分利用這一點并開發出了超薄納米復合膜。
值得一提的是,這批可研人員此前曾與Shams1槽式光熱電站的工程師進行合作,致力于開發能適應沙漠環境的涂層。據悉,Shams1槽式光熱電站位于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首都阿布扎比(AbuDhabi),裝機量100MW,占地2.5平方公里,于2013年投運。

圖:CSP平準發電成本隨太陽直射常量(DNI)變化圖
“我們研究的超薄納米膜技術在炎熱干燥的地區尤其具有吸引力,比如阿布扎比。”麻省理工大學(MIT)教授陳剛(音譯)表示,“這項技術前景十分廣闊,可應用于污水處理、海水淡化、發電等多個領域。”
而據CSPPLAZA光熱發電網此前報道,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UCSD)的研究團隊也曾于2014年底開發出一種硅硼化物納米殼材料(silicon boride-coated nano shell),并宣稱該納米涂層材料可以使90%以上的陽光被吸收并轉化為熱能。但是由于與傳統材料的85%的光熱轉化率相差不大,當時業內普遍認為該硅硼化物納米殼材料尚不足以為光熱發電行業帶來突破性進展。
如今光熱轉化率接近100%的超薄納米復合膜的出現,無疑將給光熱行業帶來更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