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德令哈光熱大會 | 0評論 | 5665查看 | 2017-09-18 18:02:00
9月22-23日,2017第二屆中國?德令哈光熱大會將在青海省德令哈市海西會議中心舉辦。本屆大會旨在構建推動國家光熱產業發展、政策發布、創新技術與交流、資源對接以及產能合作的重要平臺。
那么,德令哈市在發展光熱產業方面有哪些資源呢?當地政府又出臺了哪些利好政策支持光熱產業呢?除光熱產業外,德令哈還有哪些獨特的產業可以做投資呢?
一、市情介紹
德令哈系蒙古語“阿力騰德令哈”音譯,意為“金色世界”。于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撤鎮建市,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和全州政治、科技、文化、教育中心,也是海西州東部經濟中心。現轄三鎮一鄉三個街道辦事處,共有漢、蒙古、藏、回等26個民族,近11萬人。全市轄區總面積2.77萬平方公里,耕地15萬畝,草場1475萬畝,平均海拔2980米,現行城市規劃區范圍71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2平方公里,人均居住面積22平方米;“十橫十縱”的道路框架基本覆蓋規劃區,人均道路面積38平方米;園林綠地面積508公頃,公共綠地面積45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6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36%;供水能力3600萬立方米/年,排水管長218公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達100%;集中供熱長度47公里,供熱面積109萬平方米。
德令哈市地處溝通青海東部與西部的結合點,可與西寧和格爾木雙向輻射,是南進西藏、北上甘肅、西通新疆、東接省會的交通樞紐,也是歷史上著名的南絲綢之路重要驛站,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德令哈市是全州政治科技文化教育中心,社會服務設施較為齊全,人居環境優良?,F全市有中小學25所,幼兒園5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1所;海西州職業技術學校1所,以技術培訓和崗位培訓為主,可容納6000人。擁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70所,各類文化體育機構11個,市消防大隊下轄兩個執勤中隊和1個特勤中隊。近年來,德令哈市經濟社會取得了較快的發展,綜合經濟實力得到新提升,結構調整成效明顯,基礎設施穩步推進,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2016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2.1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總值138.48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3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5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97元。
近年來,德令哈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兩新”目標、“三區”戰略和“四個海西”建設任務,牢固樹立“州府意識、城市理念”,堅持一手抓產業發展、一手抓城市建設,做足做透“水”和“綠”兩篇文章,不斷加快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全面強化城市文明和生態文明,先后榮獲了“全國雙擁模范城”、“全省衛生城市”、“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市”、“全省平安縣(市)”、“省級園林城市”等榮譽稱號,為打造“青山護城、秀水穿城、循環綠色、生態良好、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柴達木新城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二、資源介紹
一是工業礦產資源具有儲量大、品位高的特點。德令哈市境內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16個品種、65個礦床,主要礦種有石灰巖、石英巖、白云巖及煤等。其中石灰礦已探明儲量23億噸,遠景儲量20億噸以上,碳酸鈣品味達97%以上,開采成本低廉,到德令哈工業園區運輸距離50公里,到廠交貨價格約48元/噸;德令哈懷頭他拉歐龍布魯石英巖礦儲量1.9億噸,其中二氧化硅含量大于98%,完全符合工業要求的儲量達到1.5億噸,到廠交貨價格約100元/噸;白英巖已探明儲量1163萬噸,煤炭探明儲量1378萬噸。
二是特色生物資源原料廣、品種多。德令哈市具有氣候涼爽、日照期長、晝夜溫差大的高原特點,有馬鈴薯、油菜、青稞、紫皮大蒜、枸杞、白刺果等一批農副產品,其中唐古特白刺果被稱為“高原紅珍珠”,集中分布在懷頭他拉東側,可魯克湖西兩側,至尕海湖以西,總生長面積達1萬公頃,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藜麥被聯合國農糧組織認定為最適宜人類的完美的全營養食品,已在德令哈試種成功。同時生長著沙棘、黑枸杞、肉蓯蓉、金銀花、鎖陽等豐富的野生植物。人工種植枸杞11.4萬畝、天然白刺資源50萬畝、天然沙棘資源6萬畝;各類牲畜存欄34萬多頭(只),畜種有柴達木絨山羊、半細毛羊、牦牛、黃牛、駱駝等。還有野牦牛、野驢、雪豹、麋、雪雞等馳名中外的野生動物資源,其中柴達木羊絨、牛絨是上好的紡織原諒和地毯原料。
三是土地及太陽能風能資源豐富。德令哈市土地總面積為2.77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萬畝、草場1475萬畝,其余大部分為荒漠化土地,征用成本低,環境容量大。因地處青藏高原,日照充足,陽光充沛,年平均日照時數為3500小時以上,日照百分率為80%以上,年平均太陽總輻射量為6600-7000兆焦/平方米,為全國第二高值區,具有日光透過率高、日照時間長、云層遮蔽率低的顯著特點。在相同面積和容量條件下,光伏并網發電能比相鄰的甘肅、新疆多發15%~25%的電量,全市適合太陽能開發面積在500平方公里以上,具備15000兆瓦光伏(熱)發電條件。德令哈風能資源較豐富,年平均風功率密度在50-100瓦/平方米,全年風能可用時間3500-5000小時,出現頻率50%-70%,是青海省規劃風電廠的重要分布地區之一。
四是周邊可利用資源優勢明顯。由于德令哈地處柴達木盆地主要資源點中心,區位優勢突出,周邊鹽湖、煤炭、金屬、石油、工業產品原料資源均處于高效利用運距以內,是工業園利用的重點資源。保有氯化鈉資源儲量3317億噸、鎂鹽210億噸、氯化鉀7.06億噸、芒硝69億噸、鋰礦1890萬噸、鍶礦1928萬噸,居全國首位,且開采投資低,成本低廉。柴達木盆地累計發現煤炭礦床、礦點和礦化點89處,保有煤炭資源儲量57億噸。探明鐵礦2.9億噸、黃金100噸、鉛鋅150萬噸、銅50萬噸、鉬5萬噸、鎳106萬噸、鈷3.8萬噸,石油儲量2.89億噸?,F已形成750萬噸氯化鉀、440萬噸純堿、60萬噸硫酸鉀、30萬噸硝酸鉀、30萬噸氯化鈣、15萬噸硼酸、10萬噸高純氫氧化鎂、10萬噸燒堿、3.7萬噸碳酸鋰、2萬噸硼砂、2萬噸硼肥等生產能力。1000萬噸動力煤、720萬噸焦煤、260萬噸焦炭、15萬噸煤焦油加工、30兆瓦焦爐氣發電、6000萬塊煤矸石磚等產能,均能為德令哈工業園提供優良的工業品。
三、投資軟環境介紹
德令哈市始終把改進作風建設、打造服務型政府融入各項政務工作中,千方百計為企業搞服務、解難題,創造了溝通及時、高效廉潔的投資軟環境。
一是高度重視招商工作。成立了一把手任組長的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積極參與青洽會等活動,簽約落地了大量涉及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農牧業精深加工、旅游、商貿等領域的項目。同時,組織召開了百名浙商德令哈行活動,組成招商組多次赴浙江、陜西、山西、山東、北京、廣州等地開展產業和旅游等項目點對點招商活動,取得了豐碩成果。實行重點項目縣級領導牽頭負責制,不定期召開重點項目推進會,幫助企業加快建設進度,早日實現達標生產,創造經濟效益。
二是政策環境優良。積極參加州政府組織的鐵路貨運聯席會、電力協調會、政銀企融資對接會等,幫助企業解決生產要素問題。出臺了《上下游產業對接方案》、《投資推動產業發展方案》等措施,使省內、州內、市內形成原材料、各類產品之間的供給對接。實行一企一策、一個項目一套班子跟蹤服務機制,通過召開現場辦公會等方式解決企業困難。規劃、土地、環評、立項等審批主管單位主動提供優質服務,盡量縮短審批時間。為有效利用德令哈市已形成的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基礎,增強新能源產業發展后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大新能源相關產業科技研發中心、科技孵化基地的項目、資金及人才支持。目前,德令哈市在制定《促進經濟健康平穩發展11條措施》、《關于促進德令哈市新能源及其裝備制造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和《德令哈市治理經濟發展軟環境若干措施》等政策性扶持措施。
三是實行保姆式服務。全面推行前期工作責任制,加強相關部門間協調配合,實行項目審批領辦制、代辦制,有效縮短項目的審批時間,對重點項目,實行市級領導認領包干制、跟蹤周報制,進行現場指導和辦公,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存在困難和問題,力促項目加速推進。德令哈工業園組建專門班子,為企業提供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等手續代辦服務,縮短項目落地時間。通過政府平臺銜接,采取產品推介會、外地電視媒體等措施,推薦企業產品,幫助開拓市場。
四、園區介紹
德令哈循環經濟工業園是青海省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最重要的工業園之一,以鹽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