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5792查看 | 2012-12-17 13:02:00
CSPPLAZA光熱發電論壇:我國首個國家級光熱發電項目——內蒙古鄂爾多斯50兆瓦槽式太陽能熱發電項目自2003年開始醞釀,2005年啟動項目選址,2007年下半年啟動項目前期可研,2008年底報至國家發改委,歷經漫長的七年煎熬,最終采取了特許權招標方式,于2011年1月20日以大唐新能源0.9399元/千瓦時的超低價中標而結束。但截至目前,該項目依然未有實際動工跡象。
事實上,鄂爾多斯項目在初期原本計劃采用核準電價的方式確定,但由于項目方施德普太陽能(德國太陽千年與內蒙古綠能的合資企業)的申報價過高(超過2元/kwh),同時恰逢光伏發電成本迅猛下滑,出于多方面的考慮,國家能源局最終放棄了核準。
最終,國家能源局決定采用特許權招標方式核定鄂爾多斯項目電價,但0.9399元的震撼低價并未給我國光熱發電產業一個好的開局,中標方大唐新能源也因此飽受詬病,被業內冠以“攪局者”的稱號。
當前,在政府上網電價尚未出臺的背景下,我國已有多個光熱電站項目正在籌備或建設之中,而項目的電價問題到底該如何解決?這已然成為項目開發商心中懸著的一塊巨石。
電價問題上,在統一的上網電價尚未出臺之時,一般可由政府出面針對目標項目進行特許權招標以核定項目電價,抑或由項目預開發商向政府主管部門提出具體的項目電價申請,由政府核準。那么,到底哪種方式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