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能源網 | 0評論 | 4938查看 | 2018-04-18 14:25:12
在IRENA最新報告“全球能源轉型:2050年發展藍圖”中,IRENA總干事Adnan Z.Amin表示,要實現全球能源結構脫碳,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必須占總能源的三分之二,累計排放量至少應比目前預計的少4700億噸。這意味著可再生能源需求至少提升六倍,才能開始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實現“巴黎協定”中制定的目標,從而在國家和全球層面帶來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報告稱,盡管可再生能源的總份額需要在2050年之前上升到三分之二左右,但能源強度需要下降三分之二,將一次能源供應總量降低到略低于2015年的水平。ARENA的可再生能源規劃圖還表明,可再生能源在許多國家的最終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將達到60%甚至更多。
與此同時,早期采取正確的能源技術投資渠道被認為對于減少擱淺資產規模是至關重要的,而拖延啟動能源轉型則是有極大風險的。該路線圖目前預計到2050年擱置的能源資產將高達110億美元,如果能源轉型行動進一步推遲,這一數字可能會翻番。
近年來,可再生能源電力行業雖然取得了重大進展,但ARENA認為進展速度需要加快。
2017年電力行業增加了167GW可再生能源電力,年增長率為8.3%,太陽能發電量和風力發電量分別達到了創紀錄的94GW和47GW。但是為了實現巴黎協議目標,可再生能源電力在電力行業的份額應該從2017年的25%增加到2050年的85%,主要通過太陽能和風能發電。
顯然,能源轉型將是資本密集型產業,但減少空氣污染、改善健康狀況和降低環境損害所節省的費用遠遠超過這些成本。根據IRENA的數據,在2050年,長期能源轉型的成本每年將達到1.7萬億美元,而減少空氣污染、改善健康狀況和降低環境損害所節省的費用每年將達到6萬億美元。
可再生能源規劃圖顯示,能源轉型刺激了經濟活動,會在2018年到2050年將國內生產總值累計增加52萬億美元。
此外,在2015年至2050年期間,為了實現能源轉型,能源領域的累計投資需要增加30%,從93萬億美元增加到120萬億美元。
能源轉型的另一個關鍵好處是能源部門的就業崗位的增長。報告發現,盡管到2050年將減少740萬個化石燃料崗位,但可再生能源領域將新增1900萬個新就業機會。
能源轉型不僅將實現氣候目標,而且將支持世界各地取得積極的社會和經濟成果,使數百萬人擺脫能源貧困,提高能源獨立性,并促進可持續的就業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