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尾,一位被稱為“千年難得一遇的美女”因為一支“敦煌飛天舞”而火遍網絡。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浮升天行”。這一曲敦煌飛天曲,將我的思緒帶回了2016年年末···
彼時,在絲綢之路上的咽喉城市敦煌,首航節能10MW光熱項目順利投運,同期由CSPPLAZA與首航節能聯合主辦的中國光熱示范電站開發領導者峰會暨CSPPLAZA2017新年匯成功舉行,500余光熱人齊聚敦煌共話新春。
時空流轉到2018年年末,首航100MW塔式光熱項目也將迎來投運的里程碑時刻,中國也將誕生首個百兆瓦級的商業化光熱電站。
圖:已投運的首航節能10MW塔式光熱電站
圖:即將投運的首航節能100MW塔式光熱項目
值此,CSPPLAZA將再次與首航節能攜手,于本月27~28日在敦煌組織召開2018中國光熱發電市場形勢與應對策略峰會,屆時將再次與業界同仁相約在美麗的敦煌。
借此機會,小編先帶領大家提前領略下這座千年古城的神奇魅力,28日則將與大家一道深度參觀即將投運的中國首個百兆瓦級的商業化光熱電站,在西北沙漠中實地感受科技與文化的完美融合……
史籍中關于敦煌最早的記載見于《史記·大宛列傳》
“始,月氏居敦煌、祁連間。”
東漢應邵注《漢書》時
將字面之意解釋為:
“敦,大也;煌,盛也。”
取盛大輝煌之意
寓繁榮昌盛之愿
這里
每一粒黃沙礪石,都裹挾著歷史的風塵
每一塊秦磚漢瓦,都訴說著不朽的傳奇
每一窟彩塑壁畫,都煥發著迷人的光彩
圖:張騫出使西域邵宏江臨摹
敦煌,這個“絲綢之路”上的咽喉重鎮曾經風云際會。兩千多年前,有一位叫張騫的使者,經由這里出使西域。歷經千難萬險,打開了溝通中西的道路。從此,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沿著這條“絲綢之路”經敦煌而西傳,各種宗教、音樂、舞蹈在這里交融匯聚,天文、數學、醫學等科學技術在這里相遇碰撞!
1
神秘的文化圣殿孕育千年莫高窟
敦煌
人類四大文明的交匯點
佛教東傳的通道
東西文化交流的門戶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
歷史賦予了它穿越時空的力量
也滋養出了
輝煌燦爛的文化藝術
公元366年,有一位叫樂僔的和尚云游至此,被這里的“佛影祥光”所打動,便在懸崖上架空鑿巖,開鑿了第一個佛龕。1600多年前的第一個洞窟,就這樣誕生了。而后,歷經10個朝代,無數畫師工匠嘔心瀝血,記錄人類文明交融薈萃,為后人們留下了舉世矚目的世界級文化遺產。現存前秦至元代,735個洞窟,4.5萬平方米壁畫,2415尊泥質彩塑。莫高窟包羅了古代人類的生產勞動場面、社會生活場景、衣冠服飾制度、古代建筑造型、音樂、舞蹈、雜技、帝王出行、農耕漁獵、冶鐵釀酒、婚喪嫁娶、林林總總的世間萬象。
莫高窟第254窟南壁的千佛像
圖:第257窟西壁“九色鹿王本生圖壁畫”
2
鳴沙山、月牙泉
“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
敦煌
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交匯處
無垠的戈壁大漠
連綿起伏的峰巒山脈
寥寥勾勒了它粗獷的輪廓
也孕育了
令人嘆為觀止的壯美景象
你見過會響的沙子嗎?
“鳴沙山”的沙子就會
晴朗的天氣
即使風平沙靜
這里也會發出絲竹管弦之音
“沙嶺晴鳴”是為敦煌一景。
在鳴沙山的懷抱中
靜臥著一灣酷似新月的泉水
這就是“月牙泉”
從前,這里沒有鳴沙山也沒有月牙泉,而有一座雷音寺。寺里舉行一年一度的浴佛節,當佛事活動進行到“灑圣水”時,忽聽一位外道術士大聲挑戰,要與住持方丈斗法比高低。只見術士揮劍作法,口中念念有詞,霎時間,狂風大作,黃沙鋪天蓋地地而來,把雷音寺埋在沙底。但那碗圣水卻安然無恙,術士又使出渾身法術往碗內填沙,但直至碗周圍形成一座沙山,圣水碗安然如故。術士悻悻離去。剛走了幾步,忽聽轟隆一聲,那碗圣水半邊傾斜變成一彎清泉,術士變成一灘黑色頑石。原來這碗圣水本是佛祖釋迦牟尼賜予雷音寺住持,專為人們消病除災的“圣水”。鳴沙山、月牙泉相得益彰,成為“塞外風光之一絕”。
3
“春風不度玉門關”“西出陽關無故人”
李白詩中的萬里長風
可以“吹度玉門關”
岑參眼里的“玉門關城迥且孤”
李清照將“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
晏幾道拱手相揖
含淚飲盡杯中酒“陽關疊里離聲”
行走在戈壁大漠上
那些或悲涼、或雄壯的千古詩篇
縈繞耳邊
出敦煌往西南是“陽關”,出敦煌往西北是“玉門關”。“陽關”與“玉門關”南北呼應,既是開拓西域的軍事要隘,又是中西貿易往來的通商口岸。于是,經過“陽關”通向西域的這條大道,成了當時世界上最繁忙的大道,被人們稱為“陽關大道”。
圖:玉門關遺址
在敦煌的西端,新疆、甘肅交界處,有一座“魔鬼城”,它屬于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東西長約25公里,南北寬約1─2公里,遇有風吹,鬼聲森森,夜行轉而不出,人們俗稱魔鬼城。其整體象一座中世紀的古城,這座特殊的“城堡”,有城墻,有街道,有大樓、有廣場、有教堂、有雕塑,其形象生動,維妙維肖,令世人瞠目。這些大自然的杰作,堪稱鬼斧神工,奇妙無窮。
圖:雅丹地貌
4
走過漢唐繁華
走過絲綢之路
拂去黃沙風塵
方見心中華彩
千年人文歷史的浸潤
讓大漠戈壁盛開了朵朵藝術之花
敦煌小曲繞梁三月
經典舞劇《絲路花雨》《大夢敦煌》
久演不衰
圖:又見敦煌
圖:絲路花雨
步步皆厚重,舉目越古今,名揚四海的今日敦煌里有開放包容、向善守正、崇高唯美的精神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
走過漢唐繁華,走過絲綢之路,拂去黃沙風塵,方見心中華彩。千年一瞬,一眼千年,如你所見,如今,敦煌這座古城也在現代農業和新能源等領域發力。隨著國內首座10兆瓦熔鹽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站和100兆瓦熔鹽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站在甘肅敦煌光電園區相繼建成并網發電,這座千年古城,將重新煥發生命力。
2018年12月27~28日,我們相約敦煌,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