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能源強勢來襲,以生產化石能源為主的石化行業,如何迎接新能源時代的到來,是值得深思和長遠謀劃的戰略大事。2020年,中國石化提出構建“一基兩翼三新”的發展格局,打造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化工公司,適應了新能源發展的時代要求。“我們必須依靠革命性思維和顛覆性技術進入新領域‘無人區’,占領新能源‘制高點’,建設成為多種能源綜合高效利用的卓越企業,實現能源發展戰略新的增長極。”中國石化華北油氣分公司總經理呂新華表示。
氣田開發與新能源和諧共生
在制氫方面。日前,中國石化宣布,計劃在5年內建1000座加氫站,形成“油、氣、氫、電”為一體的綜合能源供應站,加快推進綠氫發展。華北油氣具備開發氫能的先天優勢,將立足解決采出水處理問題,形成了開展采出水制氫的初步設想。近期,即將開展小規模生活污水制氫項目先導試驗,逐步推進氣田采出水、返排液制氫項目。
在利用風光發電方面。華北油氣礦區大多位于荒漠、戈壁,井場遠離常規電網,油氣生產建設及運行成本較高,又存在“富光多風”的新能源資源優勢。可以通過建設“光+風+儲能+燃氣機”方式的綜合能源系統為油氣生產供電,推進石化能源潔凈化、潔凈能源規模化,將企業打造成為中國石化領先的綠色潔凈用能油氣公司,進而向“凈零”排放邁進。而且推進光伏、風力發電項目,可降低用電成本,實現氣田綠色發展、效益開發。利用油氣田的空地、廢棄井場、閑置場地、屋頂等開發光伏、風力發電項目,采用自發自用模式接入華北油氣內部電網,可解決油氣田用電困難。
在太陽能熱利用方面。華北油氣采油一廠將太陽能和空氣源熱泵熱水系統結合起來,組成空氣源熱泵與太陽能熱水耦合系統,形成“太陽能集熱器+空氣源熱泵+電加熱”單井集成加熱模式,實現源頭減投入、運行降成本。經過3年多建設,該廠共推行“太陽能集熱器+空氣源熱泵+電加熱棒”加熱設備26臺套,淘汰燃煤鍋爐31套,單井日用電量從1150千瓦時降至430千瓦時。同時,通過采取“端點加藥加快油水分離、先排水后加熱、推廣應用地暖管線換熱”等一系列技改革新措施,節能增效顯著。“通過技術革新,原油加熱工藝更加合理,加熱效率大幅提升,減少無效加熱56%,年可節省加熱成本200多萬元。”采油一廠廠長吳旭光介紹。
此外,華北油氣礦區具有較為豐富的地熱、氦、乙烷等非常規資源,對這些資源進行開發利用不僅能夠避免資源浪費,而且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可謂一舉多得。
注:本文節選自中國石化華北石油局《華北油氣積極推進多元能源綜合開發加快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