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Michael Fitzgerald | 0評論 | 7485查看 | 2013-07-31 09:43:00
2011年,康寧公司一個名叫特里?奧特(Terry Ott)的研究人員碰到了一個公司成立160年以來從未遇見的難題:如何制造出可以卷在滾軸上的玻璃。

繞在滾軸上的一卷Willow玻璃
這一挑戰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康寧公司開發出一種名為Willow的新型玻璃,這種玻璃像紙一樣薄,性能也和紙有點像。你一抖,它會咧咧作響,也可以彎曲成卷。它可作為更輕薄的手機和平板顯示屏的主要組成部分,也可以制成全新的產品,比如能夠適應你手腕曲線的顯示屏。
發明新玻璃本身對康寧來講就是一大成就,公司也生產大結實耐用的大猩猩玻璃用于蘋果iPhone和其他移動設備上。但是Willow的厚度只有大猩猩玻璃的三分之一,如果康寧無法實現大批量生產,無法讓顧客用在自己的生產線上,這項突破就是無意義的。康寧公司解決量產問題的方式說明了技術創新在多大程度上取決于研發和制造之間的緊密聯系。
奧特供職于康寧在紐約的研發機構的團隊,Willow玻璃由該團隊研發而成。2011年9月,他轉職到康寧在肯塔基州哈羅茲堡的展示設備廠,尋找商業化規模生產Willow玻璃的方法。這差事可不容易。康寧的工廠一般負責切割加工用于顯示屏的小玻璃片。要想生產出三個足球場那么長的長條玻璃,奧特原本必須要重新設計生產線。現在的方法比生產單片玻璃更劃算,因為每切割一次都不可避免地造成玻璃的浪費,但這種方法只有在玻璃的薄和柔韌到足以卷成卷才可能實現。
一些工序很直截了當:Willow由康寧的核心制造技術制成,該工藝名為融化塑型。其中包括將玻璃在加熱槽中加熱。在適當的溫度下,熔融的玻璃會均勻的沿著邊緣涌出,并在底部凝固,在這里被向下拉至豎直的薄板上進行切割。
但為了能在連續的薄板上生產出Willow,奧特的團隊必須弄清在玻璃熔化后,以什么樣的合適速度將其拉出,才能確保玻璃平面的連續性。將玻璃卷成卷的生產過程也需要新設備。奧特的團隊開發了一種薄塑料定位簽來齊邊,同時避免玻璃和滾子的任何部位相接觸,二者接觸將導致表面出現瑕疵。在玻璃卷制過程中,這些定位簽作用于Willow的邊緣。
現在,康寧必須要讓其客戶知道如何將Willow用于他們的生產線上。盡管連續式的卷對卷工藝是使用像Willow這樣的成卷產品的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展示設備廠不使用卷對卷設備,而是一整片玻璃。所以康寧副總裁迪帕克?喬杜里(Dipak Chowdhury)與公司的合作方一起幫這些客戶開發能夠向現有生產線送入成卷玻璃的設備和工藝。最終,如果Willow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客戶也許會開發基于卷對卷生產工藝的新設備。
喬杜里說,首臺使用Willow玻璃的設備將于年內出現。不過,奧特找到了實現方法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一次成功了。在他和他的團隊測試Willow產品的過程中,有些玻璃碎了,但奧特說:“每條生產線都會發生碎玻璃的一刻,我們要做的就是,掃干凈,繼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