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內率先開發出電極熔鹽加熱爐的杭州華源前線能源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源前線”)確認贊助支持即將于6月12~13日在浙江杭州召開的2023第十屆中國國際光熱大會暨CSPPLAZA年會,并將在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華源前線創建于1978年,原為解放軍總后勤部第九零八四工廠。現隸屬于中國能建集團,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浙江省專精特新企業、杭州市專利試點企業,下設浙江省華源前線熱能設備省級企業研究院,持有A級鍋爐制造許可證,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美國ASME鍋爐及容器設計制造證書、電氣CCC強制許可資質、歐盟CE認證、印度IBR認證;已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相關產品和服務
▋熔鹽電極加熱爐
依托16年自主研發電極鍋爐技術的先發優勢,華源前線成功研發以高溫熔鹽為介質的電極式熔鹽加熱爐,該加熱爐利用熔鹽高電導率的特點,直接發熱,高溫可達700℃以上。可替代常規電熱管加熱熔鹽的形式。熔鹽本身導電發熱,全無常規電熱管加熱中耐高溫、耐腐蝕的限制。單臺加熱可達50MW以上。該產品與熔鹽儲能領域高度匹配,為儲能蓄熱領域提供了更高效、更可靠的加熱設備,可廣泛應用于高溫熔鹽蓄熱、高溫蒸汽再發電等場景。
▋電極鍋爐及蓄熱系統
華源前線主打產品電鍋爐蓄熱技術始于1994年,已為上千用戶提供清潔供熱系統。核心設備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電極鍋爐蓄熱系統入選《全國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第四批產品(技術)目錄》《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2022年版)》、電極式熱水鍋爐入選2021“浙江制造精品”及《浙江省節能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推介目錄(2021年本)》、50MW電極鍋爐入選浙江省首臺套攻關項目,并廣泛使用在清潔能源采暖、工業蒸汽、火電廠靈活調峰、核電/火電廠啟動鍋爐等各種場合。
典型項目案例
國能寧夏靈武火電靈活調峰項目-8×50MW電極鍋爐+蓄熱系統
國能寧夏靈武電廠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的主力供熱機組,向銀川市集中供熱屬于當地政府重大民生工程,目前及遠期服務的供暖用戶占到了銀川市城區居民1/3以上。
本項目中能裝備華源前線完成建設8×50MW電極鍋爐,可提高靈武公司向銀川市供熱的可靠性,同時可促進寧夏區域新能源消納,使供熱機組同時滿足對外供熱和電網調峰的需要,實現熱電解耦,并獲取調峰收益。
項目建成后一小時可耗電約40萬度,將電廠多余電力消納轉換成可用的熱水,并進行儲存,有效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張掖市綠洲現代物流園區清潔能源集中供熱熱源項目—2×40MW高壓電極鍋爐+2×10000m3蓄熱系統
根據園區開發進度,本熱源廠將分三期建設,一期已建成,采暖面積按100萬平米(已含職業學院),配套2臺40MW電極式熱水鍋爐+2座10000立方蓄熱裝置;二期(近2-3年)增加智能終端產業科技城項目約60萬平米廠房的采暖及制冷站投資,2021年達到160萬平米的規模;三期(近5-6年)達到400萬平米的供熱能力,計劃配套5臺40MW電極式熱鍋爐+3座10000立方蓄熱裝置,按400萬平米投入供熱管網建設。
吳忠市申能集中供熱應急調峰熱源項目—6×50MW高壓電極鍋爐+1臺4000m3蓄熱系統
申能熱電廠為2×350MW燃煤機組抽汽凝汽式供熱發電機組。受自身熱電耦合特性、低壓缸冷卻蒸汽流量限值及“以熱定電”運行方式影響,常規抽汽凝汽式供熱機組的電調峰能力有限,在保證居民供熱的前提下很難適應電網深度調峰需求,當前機組供熱抽汽能力已達上限,無法承擔新增供熱負荷。
市區內保留的調峰鍋爐均為國家明令淘汰的20t/h-40t/h的燃煤鍋爐,并且環保設施陳舊,燃燒效率低下,啟動調峰鍋爐勢必會對整個區域供熱質量造成影響、對整個區域的大氣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對能源造成較大程度的浪費。如不啟動調峰熱源,在電廠發生事故時,并無其他熱源作為應急補充。熱源能力不足的問題已顯現,供熱的安全隱患已事實存在,而這個供熱缺口會與日俱增。
申能熱電廠是吳忠市及周邊地區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的唯一熱源,設計供熱面積1180.18萬平方米。截止2018年12月,全廠實際供熱面積1435萬平方米,近期供熱面積預計至1800萬平方米,由于區域發展,預計供熱面積未來將繼續增加。本項目新建建筑物主要包括6臺50MW高壓電極鍋爐房、變壓器、一座有效容積4000m3熱水儲罐、熱網管架等。
為緩解寧夏電力運行中存在的調峰、供熱、新能源消納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國家能源局西北監管局會同寧夏回族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聯合下發《寧夏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試行)》(西北監能市場[2018]14號文),該文件中明確裝機容量100MW以上燃煤機組必須參與輔助服務管理,規定了火電廠實時深度調峰的相關電力輔助服務有償費用分攤及電價政策。
申能吳忠熱電廠2×350MW機組為抽汽凝汽式供熱發電機組。受自身熱電耦合特性、低壓缸冷卻蒸汽流量限值及“以熱定電”運行方式影響,常規抽汽凝汽式供熱機組的電調峰能力有限,在保證居民供熱的前提下很難適應電網深度調峰需求,且當前機組供熱抽汽能力已達上限,無法承擔新增供熱負荷。針對這一問題,增設電鍋爐及蓄熱罐后,可進一步增加供熱能力,實現供熱調峰應急熱源的目的,并完全實現熱電解耦。
為保障西北地區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緩解熱、電之間矛盾,促進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消納,按照《國家能源局關于同意開展東北區域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專項改革試點的復函》(國能監管[2016]292號)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關于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2018〕364號)的要求,以及《寧夏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試行)》(西北監能市場[2018]14號文)中明確規定的調峰相關政策,寧夏申能吳忠熱電有限公司擬依托2×350MW燃煤機組,在現有廠區內增設電鍋爐及蓄熱罐;供熱期內,增大供熱能力;當電網無法消納風、光等新能源發電負荷時,投入電鍋爐及蓄熱罐運行,將電能轉換為熱能向外供熱,抵減機組上網功率;同時滿足增強對外供熱能力和深度調峰的需要,實現熱電解耦,為新能源機組讓出發電空間,從而提高了燃煤供熱機組的運行靈活性。
欲進一步了解華源前線并與其進行面對面交流,歡迎報名參加2023第十屆中國國際光熱大會暨CSPPLAZA年會(CPC2023)。
↑↑掃碼參與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