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建設5臺風機,裝機容量31.25兆瓦,預計年發電近一億千瓦時……日前,遼河油田首個風力發電工程沈陽采油廠前進-靜安堡風力發電工程項目順利完成項目核準及可行性研究,正加快組織初步設計。該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提升遼河油田清潔能源替代率,并實現對外清潔供能,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3萬噸。
今年,遼河油田進一步將綠色低碳和新能源工作作為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進“綠色低碳613工程”,搶抓發展機遇,以高質量規劃引領油田生態優化、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打造綠色發展的“新增量”。
遼河油田主動與遼寧省內6個城市、7家煉化企業溝通對接,協同加快綠色轉型步伐,制定駐遼煉化企業升級改造項目方案,確立遼陽縣200兆瓦風力發電等6個重點新能源項目,與遼中佟二堡鎮、盤錦智慧城市簽訂共200萬平地熱供暖項目協議,加快推進盤錦、錦州、沈陽區域光伏項目,預計6月底建成投產。
2月15日至16日,遼河油田與遼陽市、撫順市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與兩市在儲氣庫、CCUS、風光發電、地熱、儲能等方面加強合作,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和新能源業務發展。
3月30日,遼河油田邀請中國石油11家駐遼企業交流研討,就油氣生產綠色轉型、煉化企業“減油增化”轉型升級等內容凝聚共識。
在遼河油田錦州采油廠歡三聯合站,技術人員以地熱水為介質,通過改造后的注采系統將地下熱能提取上來,用于生產生活加熱,一季度累計供熱4.41萬吉焦,節約天然氣126萬立方米。遼河油田通過自主建設地熱、光伏等工程,推動聯合站碳減排,努力打造油田首個“零碳”聯合站。
目前,油田重點攻關項目取得進展,儲能庫探索實現新突破。遼河油田利用二氧化碳輔助稠油吞吐開發,在減少稠油注汽和能耗的同時,年埋存二氧化碳上萬噸;歡采、特油二氧化碳捕集站成功投運,首次具備了二氧化碳自主液化處理能力,將為持續開展CCUS試驗奠定更為穩定的碳源基礎。電熱熔鹽儲熱技術進入現場試驗,通過新型鍋爐把電能轉化為熱能儲存起來,利用空氣作為換熱介質,與采出液連續換熱,實現單井稠油升溫輸送,這一技術替代天然氣加熱,為稠油降低開采成本和碳排放探索了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