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海南州以“雙碳”目標為引領,以推進綠色低碳循環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聚力打造現代生態農牧業、清潔能源、大數據信息技術和高原文化旅游服務“四大產業”、構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推進泛共和盆地崛起奠定堅實基礎。
推進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引領區建設
建成的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清潔能源建成并網裝機容量2094萬千瓦,約占全省52%。塔拉灘光伏發電園區、龍羊峽水光互補發電站榮獲“世界最大裝機容量的光伏發電園區”和“世界最大裝機容量的水光互補發電站”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建成世界最大規模21臺新能源分布式調相機群并投入運行,世界首條100%清潔能源特高壓輸電線路建成并穩定運行,累計輸送綠電超407億千瓦時。
推進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樣板區建設
圍繞“藏羊、牦牛、青稞、油菜、飼草”五優產業和“三文魚、蠶豆”等特色產業,加快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先行示范區建設。全州草場5100萬畝,各類牲畜存欄546萬頭(只),糧食產量約占全省的15%,畜產品產量約占全省的25%,三文魚產量約占國內市場的60%。堅持走綠色興農、品牌強農路子,培育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
推進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先行區建設
打造青海湖—龍羊峽—貴德“三點一線”生態旅游精品線路和8條精品自駕游線路。實施石藏丹霞公園、風景園林、青海湖南岸、旅游產品、旅游試點村等涉旅新續建基礎設施項目。加快貴德黃河景觀廊道、黃河文化公園宗日遺址等文旅項目建設;藏族服飾博覽會,國際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等賽事活動影響力與日俱增,“大美青海·圣潔海南”美譽度有效提升。
推進青藏高原大數據云計算產業集聚區建設
立足海南州氣候冷涼干燥、綠電供應充足、土地儲備充裕以及“新能源+大數據”組合式發展等優勢,建成利用100%清潔能源的大數據產業示范園,促進清潔能源就近就地消納,健全延長新能源產業鏈。規劃建設全省“東數西算”國家布局兩大核心集群之一的大數據產業園,建成后機架總規模10萬架,可容納133萬臺標準服務器。
推進碳中和示范區建設
世界最大的多元儲能實證基地開工建設,已建成投運中電建國內首批5萬千瓦熔鹽塔式光熱示范項目、全球首個發電側21臺50兆乏調相機群、黃河公司龍羊峽85萬千瓦水光互補電站、20兆瓦電化學儲能實證基地;全省首個地熱供暖示范項目建成運行,供熱面積達22萬平方米,年內共和縣實現零碳供熱,其余四縣實現電能替代。目前按全州清潔能源裝機測算,年固碳可達2.7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