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德令哈市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的省情定位,深入貫徹“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重要指示,以豐富的太陽能和風能生態資源為潛力,推動德令哈市生態與經濟協同發展。
據了解,青海省海西州資源潛力深厚,海西州光照平均年總輻射量達6829MJ/M2,是我國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區域,高于A類資源區平均值,年可利用小時數達3500小時以上。海西州風能資源最好的區域,平均風功率密度在50-100W/M2,年利用小時數達2200小時以上。土地資源富集區域,新能源土地資源達4.1萬平方公里,且大部分為荒漠化未利用地,理論可承載9.2億千瓦新能源項目。
國家光伏和風電沙戈荒大基地方案中,已明確柴達木基地到2030年新增6000萬千瓦以上裝機,圍繞這一目標,青海省和海西州正在積極謀劃海西至華東、華南的特高壓外送通道工程。
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塔式熔鹽儲能光熱發電項目就是清潔能源的一個典型代表項目。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德令哈50MW塔式熔鹽儲能光熱電站是我國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之一,并被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支持項目。裝機規模50MW,配置9小時熔鹽儲能系統,設計年發電量1.46億KWh,相當于8萬余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每年可節約標準煤4.6萬噸,同時減排二氧化碳氣體約12.1萬噸,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電站采用浙江可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并完全擁有知識產權的塔式熔鹽光熱發電核心技術,95%以上的設備實現了國產化。電站于2017年3月開工建設,2018年12月30日并網發電,2019年4月快速實現滿負荷運行。
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綜合辦主任曹得宏介紹,去年公司發電量已經超過設計值,發了1.464億度電,發電達成率達到了100.26%,成為全球首個超過年設計發電量的儲能電站。電站建成后,電熱鏡遮住了太陽光,減少了水的蒸發量,清洗鏡子的水灌溉了土壤,有效地保護了生態環境的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