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精河新華新能源有限公司“光熱儲能新能源”一體化基地項目(簡稱:精河光熱一體化項目)建設熱度不減,在六標段一工區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正在技術員的指導下有序作業。
現場技術員陶克賓說:“我們是按主架和支架,兩個工序同步進行,11月中旬開始施工,目前已經安裝6個方陣的支架、兩個方陣的組件,預計2024年4月完成。”
精河新華新能源有限公司“光熱儲能新能源”一體化基地項目總投資61.4億元,于2022年7月4日列入新疆自治區第二批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清單。項目建設內容為10萬千瓦熔鹽塔式光熱儲能電站(儲能時長8小時)、90萬千瓦集中光伏電站及相關附屬設施,總裝機100萬千瓦。項目分為兩個場址,分別位于精河縣五臺區域國道G30以北,省道S205東西兩側和精河縣黑山頭北側,G30國道東南側約6千米處。
精河新華新能源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高級主管陳龍說:“項目自今年3月陸續開工,已完成光伏管樁施工,目前光伏支架安裝完成75%,光伏組件安裝完成70%,光伏區累計完成總工程量70%,600MW光伏具備并網發電條件。現階段主要進行升壓站設備安裝及剩余300MW光伏區組件安裝施工。預計2024年2月具備并網發電條件,其中100兆瓦光熱已經轉入施工主體階段。后續我們將持續推進工程建設,按照節點目標,確保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
為了確保項目順利推進,該公司根據冬季施工各項因素制約制定了詳細的項目冬季施工方案,并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做好預警研判,同時還建立了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三級監督”管控體系,實施“全天候”隱患排查,確保項目保質保量穩步推進。
精河光熱一體化項目二標段監理工程師蘇金科說:“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嚴格要求施工單位按照編制的冬季施工專項施工方案進行施工,嚴把質量關,落實各環節安全管理責任制,對進場材料嚴格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進行進場驗收。”
據了解,該項目建成后平均每年上網的清潔電能約20.3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原煤114.7萬噸,進一步減少化石資源的消耗及大氣污染,對精河縣打造生態宜居型城市具有積極作用,同時,項目的投入使用也為自治區加快發展新型工業化、農牧業現代化奠定良好的電力保障基礎。
精河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孫蓮紅說:“在抓好今年全縣新能源項目建設的同時,我們積極主動靠前,申報爭取了更多的新能源項目審批落地。后續將繼續主動擔當、靠前服務,解決新能源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問題,確保這些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產。同時,繼續聚焦產業園區低碳轉型、共享儲能和新型儲能等重點方向,推動新能源與多產業協同發展,力爭將精河縣打造成為百萬千瓦級的新能源基地,促進精河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