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金塔縣緊緊圍繞國家“雙碳”目標,立足縣域風光電資源優勢稟賦,大力推進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多措并舉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助力綠色低碳發展。
一是裝機規模持續擴大。2023年,計劃總投資140億元,其中當年計劃投資70.6億元,重點實施中光太陽能“10萬千瓦光熱+60萬千瓦光伏”、中電建30萬千瓦、匯升50萬千瓦、晶曦28萬千瓦儲能電站等11個重點項目。昊明30萬千瓦、中電建30萬千瓦、晶亮2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晶曦28萬千瓦儲能電站一期10萬千瓦建成并網發電,并網裝機容量達到147.8萬千瓦;匯升50萬千瓦、酒鋼白水泉20萬千瓦加速推進,年底前可建成;中光“10萬千瓦光熱+60萬千瓦光伏”項目完成195米吸熱塔基礎施工及部分主廠房、熔鹽儲罐、裝配車間、空冷島、化水站、消防水池等配套設施建設,光伏項目開工建設。全縣在建和擬建新能源項目規模225萬千瓦。
二是電網架構持續優化。紅柳洼皓輝330千伏升壓站建成投用;白水泉酒鋼330升壓站具備投用條件;金塔750千伏輸變電工程于6月份開工建設,完成主體工程330kV構架和繼電器室基礎澆筑,正在開展主體工程750kV構架基礎挖筑和線路工程塔基礎挖筑、施工便道整修等工程;白水泉1#330千伏升壓站完成升壓站主體施工95%,線路塔基開挖105基、澆筑56基,2#330千伏匯集升壓站正在進行可研編制和核準手續辦理;巴丹吉林沙漠大基地外送通道(隴電入川特高壓輸電工程)金塔起點匯流站和配套黑河東灘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前期工作也在同步推進。
三是大基地項目加快建設。積極配合國家能源集團,完成巴丹吉林沙漠風光電大基地完成風光電項目選址,同步分別委托電規總院和水規總院開展巴丹吉林沙漠基地外送至中東部省份可行性研究、電源配置和基地測風方案編制工作。隴電入川特高壓外送通道建設兩省已正式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正在爭取補充列入國家“十四五”電網規劃。金塔換流站完成選址,正在進行線路勘查等前期工作。計劃年內部分風電、光伏具備開工條件。
四是全產業鏈初步形成。圍繞氫能和儲能及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先后引進中科理化所可再生能源大型液氫制儲運加、北科大電解制氫示范項目、寰泰能源125兆瓦全釩液流共享儲能電站、中國天楹集團150兆瓦重力儲能及裝備制造基地等項目,晶曦28萬千瓦儲能電站一期10萬千瓦建成并網發電;天楹重力儲能電站及裝備制造基地項目一期開工建設,寰泰125兆瓦全釩液流共享儲能電站等項目前期手續加快辦理。
五是產業帶動作用日益凸顯。累計完成投資100億元,建成國家電投、中核匯能、粵水電、廣東歐昊、晶科電力等重點新能源企業20家,規上企業6家(萬晟、正泰、粵水電、甘電投、晶能、科盛)。2023年1-10月份發電量13.87億千瓦時,較上年同期增加3.9億千瓦時,增長39.6%,實現營業收入5億元,累計發電量突破62億千瓦時,預計年內可實現新增規上企業3家。新能源產業成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