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供暖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日喀則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全力推進高海拔縣城供暖工作,切實以供暖的熱度提升民生溫度和群眾滿意度,讓群眾身暖心更暖。
錨定目標,科學決策抓謀劃
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立足實際,科學謀劃,全面推進項目實施。著眼群眾所盼。日喀則大部分地區為高寒高海拔低壓缺氧地帶,縣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冬季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冬季平均氣溫為零下3.9℃,極端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6.4℃,全年低于5℃的時間長達200天,在高海拔縣城實施供暖工程是廣大群眾的現實需要。日喀則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高海拔縣城供暖作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全力推動工作落實落地,為百姓安居樂業“溫暖護航”。立足實際謀劃。以實現全市1區17縣城區清潔取暖全覆蓋為目標,結合日喀則市實際確定熱源清潔化、建筑能效提升、清潔取暖能力建設三大任務體系,規劃128個項目,分三年實施,估算總投資80.56億元,其中申請中央資金9億元,占總投資的11.17%;地方財政56.84億元,占總投資的70.55%(其中已經落實地方資金24.60億元,占總投資的30.53%);企業自籌14.72億元,占總投資的18.27%。分期逐步實施。根據日喀則市冬季取暖項目實施方案,結合申報項目區位及實施主體因素,采取分階段、按年度實施方式推進,其中2023年計劃完成投資26.33億元,占總投資的36.50%;2024年計劃完成投資29.24億元,占總投資的37.91%;2025年計劃完成投資24.99億元,占總投資的25.59%。
主動服務,全面推進抓建設
主動協調服務,強化落實促開工。市住建局結合高海拔地區天氣特點,立足行業職能,點對點、面對面服務施工企業,扎實做好供暖項目工程實施工作。對全市供暖項目逐一梳理,建立工作臺賬,及時溝通,提前介入,抓好協調和服務。推進過程中,開辟“綠色通道”,指定專人靠上、對口指導,搶時間、提效率,加快辦理各項手續。目前,拉孜縣、定日縣、薩迦縣、康馬縣4個縣供暖項目全部建設完成。強化施工組織,全力以赴促進度。成立市住建局高海拔供暖項目建設專班,建立“一個項目、一名班子成員、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推進機制。大力踐行“一線工作法”,堅持現場辦公,靠前指揮,掛圖作戰。對已施工建設的項目,協調調度施工、監理單位抓住有利時機,上足人力、機械,科學組織,統籌安排、合理穿插,壓茬推進,在確保工程質量前提下搶抓施工進度。目前,崗巴縣、仲巴縣、昂仁縣、薩嘎縣4個縣供暖項目完成建設并開始供暖。狠抓源頭治理,嚴把質量安全關。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強化關鍵環節、重要工序的管理,抓小、抓細、抓緊、抓實,堅決杜絕安全隱患,力爭將每一個供暖工程都建設成為精品工程、樣板工程。始終把牢安全生產的“紅線”,嚴格按照“兩個一律”和“三個一”的要求,開展拉網式大檢查,重點對安全生產、工程質量、農民工工資等進行專項檢查、排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到位。
力求創新,多措并舉抓品質
以節能環保、保障民生為出發點,全面實施高海拔城區供暖。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優先利用豐富的太陽能資源,主城區以“光伏+光熱”為主,以空氣源熱泵、工業余熱利用為補充,多種能源分散+區域集中式供暖,實現城區清潔取暖率100%;縣城、鄉鎮以“光熱+電輔助”為主,輔以“光伏+地熱、空氣源熱泵”等多種能源方式供暖,縣城清潔取暖率100%。新建建筑嚴格標準。所有新建居住建筑在全面實施《西藏自治區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J540001-2016基礎上,實施節能75%標準;新建公共建筑全面實施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15;新建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執行率達到100%,積極推行高原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城區具備改造價值的既有建筑100%完成節能改造;縣城具備改造價值的既有建筑90%完成節能改造。全面保證項目效益。已實施集中供暖的縣城均采用“太陽能+水蓄能+電輔助”供暖方式,太陽能保證率達到90%以上,總投資6.46億元。2023年實施集中供暖的縣城采用“太陽能+水蓄能+電輔助”和“中深層地源熱泵”供暖方式,總投資10.7億元,已完成投資7億元,占總投資65%。全市每個采暖季可節約7.84萬噸標煤,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9.36萬噸,減少硫排放0.16萬噸,減少粉塵排放0.08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113.68噸,節能減排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