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 0評論 | 4765查看 | 2013-11-18 20:13:22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11月13日向聯合國氣候變化秘書處提交了一份關于如何迅速擴大能效措施和可再生能源生產力文件,旨在鼓勵各國政府和金融機構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400億美元的可再生能源投資。WWF建議,發達國家應鼓勵在新全球目標中引入額外的可再生能源目標,而發展中國家也應鼓勵引入可再生能源行動計劃,并詳細說明對清潔能源的承諾。(選摘自:11月14日businessgreen網站)
WMO發布《2013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聲明》
世界氣象組織11月13日發布《2013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聲明》稱,2013年有望入圍自1850年有現代氣象記錄以來的十個最熱年份。今年前9個月全球陸地和海洋表面溫度比1961~1990年期間的平均值高約0.48℃,與自1850年以來第七個最暖年份2003年的記錄相當。
聲明顯示,今年前9個月極端天氣事件較為頻發。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大氣濃度在2012年超過歷史數值,預計在2013年將再創新高。這意味著未來溫度將會更高,并導致冰蓋和冰川持續融化。(選摘自:11月14日聯合國新聞網)
414個碳城市報告鼓勵氣候行動
碳城市氣候注冊平臺(cCCR)11月發布了2013碳城市氣候報告。報告指出,與國家層面的行動相比,城鎮參與應對氣候的行動更加積極踴躍。據統計,已注冊的414個城市簽署的用以指導2020年之前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協議,包括完成的和正在進行的多達4000多項。在這些減排協議中,63%以上的協議承諾每年減排1%的溫室氣體,該值高于任何一個《京都議定書》簽署國承諾的減排目標。(選摘自:11月14日iclei網站)
發展中國家呼吁平衡綜合的方案
11月12日,在德班增強行動平臺(ADP)第二次會議上,以“G77+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呼吁“德班平臺”特設工作組的工作要平衡且全面。強調ADP的工作應加強適應和執行手段,重申有效落實“巴厘路線圖”將為“德班平臺”的成功奠定基礎。“非洲集團”強調新協議中平衡的重要性。新協議中一般和具體的承諾應有所區分。“小島嶼國家聯盟”表示如果各方做出更大的努力,排放差距可以減少。“最不發達國家”表示新的協議必須符合公約的最終目標,它應該體現出所有締約方承諾的最高水平。“基礎四國”發言時表示,“德班平臺”的工作應遵循公約的原則,華沙會議應該是一次實施會議。
“阿拉伯國家”表示締約方各國的承諾應該基于各國的能力。“玻利瓦爾聯盟”代表說2020年后的協議應該具有法律約束力,保持平衡關系且包含所有的核心要素,并與公約的原則和規定相一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獨立聯盟”表示ADP的重點應放在將氣溫升高的幅度控制在2℃以內。“熱帶雨林國家聯盟”說減少發展中國家毀林及森林退化排放(REDD+)機制在新協議中應該得到體現。“中美洲一體化體系”發言時說希望建立一個聯絡小組,完成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且該協議需符合CBDR并確定具體操作方法以達到減排目標。(選摘自:11月13日TWN網站)
資金議題的開放式磋商
11月14日,在ADP下資金議題的開放式磋商中,許多發展中國家呼吁:要提供新的、額外的資金并擴大融資;公共資金應是氣候融資的主要來源;針對提供的支持進行MRV;2015年協議中的資金部分應該具有與協議其他部分一樣的法律效力;發達國家的資金承諾應包括總目標及各國的具體目標;確定以1000億美元的年度目標為起點的資金路線圖。部分締約方也強調,南南合作是一個自愿性的努力。
一些發達國家強調有利的環境在鼓勵資金流動方面的作用。日本和美國強調需要鼓勵公共和私人投資,美國同時指出公共資金對于最不發達國家非常關鍵,私營資金在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經濟體中作用突出。美國還指出,尚未確定2015年協議是否具有法律約束力。加拿大認為,公共財政本身并不足以解決最貧困國家的需求。
瑞士強調資金常設委員會(SCF)進行的兩年期評審的作用,指出有必要加強對公共資金和私營資金的MRV。挪威強調了適應對公共資金的需求,并呼吁各方使用碳定價和成本效益的市場機制,以確保符合污染者自付原則。孟加拉國強調適應資金的可預測性。(選摘自:11月日IISD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