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用改革的思維破解困難問題,用改革的辦法引領創新發展,中國綠發青海分公司以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為依托,積極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針對地區儲能周期錯配問題,積極探索共享儲能商業運營模式,實施共享儲能市場化交易試點。同時,立足青海獨特的資源稟賦,著眼于國家戰略需求和國際競爭前沿,集中資源、集中力量解決關鍵行業和前沿技術領域“卡脖子”問題。今年7月,中國綠發魯能集團格爾木新能源公司榮膺第三屆青海省改革創新先進集體。
中國綠發魯能集團格爾木新能源公司海西州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基地光熱發電場內清洗定日鏡
【青藏高原落地萬千瓦級液化空氣項目】
早在2023年7月1日,中國綠發集團聯合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建設“揭榜掛帥”液態空氣儲能項目在青海正式開工,將建成世界最大液態(化)空氣儲能示范項目——青海省6萬千瓦/60萬千瓦時液態空氣儲能項目(配建25萬千瓦光伏項目),依托創新技術推動裝備成功突破從百千瓦級到萬千瓦級液化空氣系統規?;糯蠹夹g瓶頸,推進液態空氣儲能重大科技項目在高原落地,項目入選國家能源局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
一年后,在2024年的7月11日,中國綠發魯能集團格爾木新能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綠發青海分公司)海西州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基地的集中控制中心里,工作人員魏佳鵬正目不轉睛地緊盯面前的大屏幕。當前屏的溫度顯示發生波動時,魏佳鵬便立即將面前電腦上的定日鏡控制系統選中相關區域對應環數的定日鏡編號,點擊“focus”模式,大屏幕上定日鏡工作動態圖上的紅色原點立即增多。同時,基地現場指定編號的定日鏡開始緩緩移動,調節到預設角度,將太陽能(4.310,0.02,0.47%)反射匯聚到吸熱塔頂部的集熱器上。
不遠處,光伏及儲能檢修班班長王正科穿梭在一個個集裝箱外形的大型“充電寶”間,準確記錄著儲能電站參數和運行信息。“這里是我們的共享儲能電站,不僅可以儲存不能及時上網的清潔能源,還能對大電網進行必要的調峰?!蓖跽普f。
中國綠發青海分公司格爾木檢修中心副經理李海寧告訴我們:“中國綠發海西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國家示范工程是國家首批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中第一個正式開工建設的集風光熱儲調荷于一體的多能互補科技創新項目,填補了國內風光熱儲調荷技術空白,有效解決了當前新能源大規模并網的技術難題,促進了新能源規?;_發和利用,為能源革命提供了‘中國綠發解決方案’?!?/p>
中國綠發海西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國家示范工程總裝機容量70萬千瓦,其中包括20萬千瓦光伏項目、40萬千瓦風電項目、5萬千瓦光熱發電項目及5萬千瓦儲能系統。目前,多能互補儲能電站累計實現充電電量1.6億千瓦時,放電電量1.4億千瓦時,節約標準煤4.9萬噸。
【全球首個百兆瓦時構網型儲能電站】
今年5月31日,中國綠發與華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全球首個百兆瓦時構網型儲能電站——青海格爾木魯能50MW/100MWh構網型儲能電站正式投運,通過重構“電壓、頻率、功率”穩定,進一步解決新能源接入技術瓶頸,讓新能源具備傳統發電機“穩”的特性,逐步提升青海地區新能源接入比例,為有效解決我國弱電網環境下新能源接入問題起到積極示范作用。項目在6月15日完成35千伏三相短路人工擾動試驗的基礎上,6月30日再次通過110千伏單相短路人工擾動試驗,進一步驗證了儲能機組及電站應對不同電壓等級和非對稱故障事件時的調頻、調壓能力,并依據測試數據,為后續構網性儲能技術規?;瘧梅e累科學數據,推動標準制定、落地。
青海格爾木魯能構網型儲能電站
液化空氣儲能項目負責人鄭剛基說:“中國綠發青海分公司以科技創新為抓手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建成了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基地、構網型儲能、液態壓縮空氣儲能等儲新型能項目,將有效解決新能源棄風棄光、電能質量問題,確保在不同情況下能源的穩定性,讓新能源更好地融入電網,促進青海能源結構的優化,為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發展提供堅實的能源保障。”
立足青海風光資源優勢,搶抓國家“沙戈荒”大基地布局建設重大機遇,積極構建規劃、政策、基地、項目、企業“五位一體”清潔能源發展格局。中國綠發青海分公司發揮國有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編制《青海海西州千萬千瓦清潔能源基地實施方案》和烏圖美仁、東西臺等區域新能源基地規劃,組建股權多元化公司和專業管理團隊,對園區基礎設施、升壓站及送出線路統一規劃、統一運營,為服務國家能源戰略需要、推進青海綠電發展、改善地區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做出央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