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光熱資源和平坦地勢,全年日照時數高達3257.9小時,年輻射總量達到6882兆焦耳/平方米,是國內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9月20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探訪了敦煌市光電產業園區,一睹這個國家級太陽能發電示范基地的風采。
圖為敦煌市光電產業園區遠眺
光伏并網發電的領跑者
敦煌市于2009年啟動建設光電產業園區,占地254平方公里,規劃裝機550萬千瓦,目前已建成區域面積近60平方公里。園區先后投資2.6億元,完成了包括水、電、路、綠化、通信、天然氣等在內的“六通一平”工作,為入駐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敦煌市還編制了《敦煌市多能互補新能源綜合示范基地規劃(2020-2030年)》,致力于打造一個集光伏、風電、光熱、儲能、氫能、裝備制造、消納和通道于一體的新能源綜合示范基地。
9月20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獲悉,目前敦煌市光電產業園區已入駐34家企業,核準備案光電項目共計1559兆瓦,其中光伏項目1399兆瓦,光熱項目160兆瓦。已建成并網光電項目1069兆瓦,2019年敦煌全市光伏企業年發電量達到11.98億千瓦時,實現銷售收入近10億元。敦煌市光電產業園區不僅是全國首個百萬千瓦級以上太陽能發電示范基地,還是全國最大的集中式光伏發電基地,2016年被批準為3A級景區。
在光熱示范項目方面,全國首個百兆瓦級國家光熱示范電站已于2018年12月28日建成并網發電。敦煌大成聚光熱電有限公司的50兆瓦線性菲涅爾式熔鹽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也于2019年12月31日正式并網發電,展示了敦煌在光熱發電領域的技術創新和領先地位。
260米高的吸熱塔引人注目
敦煌市光電產業園區位于七里鎮以西,規劃占地面積254平方公里,位于敦煌西線旅游的必經之路上,南靠敦煌影視古城,北臨敦煌市工業園區,一路向西依次便到了敦煌水庫(黨河)、玉門關、雅丹地貌公園等景區。
9月20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來到了敦煌市光電產業園區的敦煌首航節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參觀了這里的光熱發電項目,廣闊的場地內,一排排巨大的定日鏡整齊排列,每個鏡面可以隨著太陽的光照而自行調整角度實現“追光”,每塊大的定日鏡是由35塊小鏡子組成,每個定日鏡的面積是115㎡,35塊小鏡子組成了一個輕微的凹面,將太陽光反射到項目場地內一個巨大的吸熱塔上。
圖為定日鏡和260米高的吸熱塔
在該項目場地中,這座高260米的吸熱塔尤其引人注目,該吸熱塔上面寫有“首航高科”四個大字,塔上面的吸熱器發出耀眼光芒,敦煌首航節能新能源有限公司講解員楊晨皓介紹,首航節能是一家光熱發電民營企業,2期項目場地一共有12000個定日鏡,塔上面的裝置叫“吸熱器”,四周排列整齊的是定日鏡,定日鏡可以自行調整角度,“2期項目2023年一年的發電量是2.35億度,日均發電量最多可到200多萬度電”。楊晨皓介紹。
圖為首航節能2期項目場地的定日鏡
打造千億級光伏產業示范基地
在光電產業園區建設中,敦煌市將新型工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在服務光電產業發展的前提下,把項目當做景點建,把園區當做景區建,整個光電產業園區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目前,園區已入駐各類企業32家,其中光電企業30家,裝備制造及服務企業2家。逐步形成了以太陽能發電為依托,以風力發電機組的生產維護等裝備制造業為補充,以新能源應用推廣為平臺,以建設國家級多能互補新能源綜合示范基地為目標的綜合性產業園區。該園區“施工條件好,建設成本低,設施配套全”,是甘肅省光電項目建成最早、集中連片面積最大、裝機容量最多的光電產業園區。
據介紹,敦煌市光電產業園區建設是以太陽能發電為主,以太陽能電池組件及逆變器制造、風力發電機組的生產維護、大功率鋰離子儲能電池制造等裝備制造業為配套,以新能源應用推廣為平臺,以建設全國太陽能電站檢測培訓及服務為目標的綜合性產業園區。打造成為一個“高效率、低成本”、產業鏈完善、集群優勢明顯、創新能力突出、輻射帶動作用強的千億級中國光伏產業示范基地和國家創新型產業園區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