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由CSPPLAZA光熱發電平臺、浙江可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光熱大會暨CSPPLAZA年會在浙江杭州盛大召開,來自海內外約900名代表出席本屆大會,約70家展商參展。
本屆大會以“在進化中重塑競爭力”為主題,圍繞光熱發電行業的技術革新、市場發展及政策機制等展開了全方位、深層次的交流探討。現場氛圍熱烈,為行業奉獻了一場高端的思想盛宴。
圖:大會現場
大會聯合主辦方浙江可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金建祥在致辭中強調:隨著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尤其是136號文和394號文發布后,新能源全面入市獲得了更加清晰的政策指引,雖然光熱發電現階段無需參與市場化交易,但市場化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相關運行策略的制定也成為行業急需深入研究的課題。
圖:金建祥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技術和基礎設施主管Simon Benmarraze在視頻發言中,從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格局出發,肯定了中國對光熱產業的引領價值。
圖:Simon Benmarraze
中國能源研究會學術顧問、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吳吟作《電力市場加速進化下,光熱發電的高質量發展路徑》主題報告,指出光熱發電需以技術創新與機制突破應對電力市場變革。
圖:吳吟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新能源產業發展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劉冰就光熱電站的開發模式進行了宣講。
圖:劉冰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對“新能源全面入市,對光熱發電投資的影響”進行分析,她指出:在全面入市情況下,光熱發電的收益模式可能會有相應的變化,尤其是對于增量的項目。在參與電力市場的情況之下,我們需要改變“十五五”經濟互補型的電站模式,“十五五”要轉變到開發建設有一定的調節能力和負荷跟蹤能力的沙戈荒風光電站,部分或者是全部形成替代煤電機組的能力。
圖:時璟麗
今天上午,在國網能源研究院原副院長蔣莉萍的主持下,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專家梁志鵬、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王志峰、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高級顧問孫銳、浙江可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金建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龍騰光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俞科、內蒙古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市場開發中心經理王小春等專家,圍繞“國家發改委136號文對光熱發電行業的影響”“風光熱一體化項目開發”“電力現貨市場下光熱電站盈利模式”等議題展開了深度對話。
圖:對話現場
在今日下午的議程中,落基山研究所中國電力系統與新能源部門主任劉雨菁對電力市場化改革與電價體系演變進行了回顧與展望。
圖:劉雨菁
浙江可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金建祥分析了光熱發電在電力市場化變革中的適應性策略。
圖:金建祥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趙俊屹發表《電網調度對靈活調節電源的需求分析:光熱發電的價值構建》演講,揭示了光熱電站在電網調峰中的獨特優勢。
圖:趙俊屹
常州龍騰光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俞科展望了第三代槽式光熱技術的產業化路徑。
圖:俞科
內蒙古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發電機務室主設計師姜耀華就內蒙古光熱一體化政策進行了研究分析,分享了區域項目的開發經驗。
圖:姜耀華
山西沃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并盛化工)技術總監王洪國深入分析了太陽能熔鹽(硝基型)典型安全性問題。
圖:王洪國
首航高科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總經理齊志鵬探討了“光熱+壓縮二氧化碳儲能”技術融合應用。
圖:齊志鵬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科技創新中心總經理趙曉輝就《新一代光熱發電工程解決方案2025版本》發表了主題演講。
圖:趙曉輝
蘭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范玉磊分享了熔鹽線性菲涅爾式光熱電站的運行經驗。
圖:范玉磊
樹立行業標桿,弘揚領軍者精神!5月28日晚間,大會舉行光熱發電行業年度大獎CSPPLAZA AWARDS 2025頒獎典禮,表彰對產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企事業單位。
浙江可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獲得CSPPLAZA AWARDS 2025卓越貢獻獎。
CSPPLAZA AWARDS 2025產業創新獎則由浙江可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常州龍騰光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航高科新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蘭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熱工研究有限公司斬獲。中國聯合工程有限公司摘取CSPPLAZA AWARDS 2025多場景應用獎。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高級顧問孫銳、分別為上述獲獎單位頒獎。
▲CSPPLAZA AWARDS 2025卓越貢獻獎獲獎單位
▲CSPPLAZA AWARDS 2025產業創新獎獲獎單位
▲CSPPLAZA AWARDS 2025多場景應用獎獲獎單位
本屆大會的更多精彩將在5月29日繼續呈現。
本屆大會由CSPPLAZA光熱發電平臺、浙江可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常州龍騰光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山西沃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并盛化工)、首航高科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蘭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寶武特種冶金有限公司、Cambras GmbH、內蒙古百川光熱科技有限公司、甘肅凱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勞盛質量認證(上海)有限公司、江蘇聯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希斯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奧博儲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蘇飛躍泵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佳潔能新節能技術有限公司、浙江昱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FRENELL GmbH、Volateq GmbH等來自全球的70多家領先企業給予了贊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