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7650查看 | 2015-04-02 18:50: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訊: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偉今日在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發展論壇上表示,在中國西部地區開發光熱電站,用天然氣鍋爐來補燃是不具備經濟性的,這也是中控下決心開發塔式熔鹽電站的一個原因。
李偉表示,青海德令哈地區的天然氣價格約3元/立方米,利用燃氣輪機來發電,一方氣可以發約4度電,但光熱電站采用的是蒸汽鍋爐,即利用天然氣燃燒來加熱水產生過熱蒸汽,這跟燃氣輪機的發電原理是不一樣的,而利用這種方式來發電,假定在光場完全停止工作,完全使用燃氣發電時,一方氣僅能發2.5度電,以此計算,天然氣發電的成本也已達到了約1.2元/kWh,這個電站拿到的電價也就是1.2元,因此,燒越多天然氣就越不經濟。
李偉還首次披露了中控德令哈10MW塔式電站的天然氣補燃比例為20%,通過20%的天然氣補燃將300多度的飽和蒸汽過熱至近500度的過熱蒸汽,即花費20%的天然氣燃燒成本,大幅提升了電站的發電效率,同時保證了電站的安全運行,這對于塔式水工質電站而言是可行的。
中控10MW塔式電站的熔鹽系統改造目前正在進行中。李偉認為,塔式熔鹽技術是塔式技術的發展方向,但塔式熔鹽電站最難的有兩點,一個是大規模鏡場的控制,一個是熔鹽吸熱器。中控正在全力突破這兩大難點,在鏡場控制方面目前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