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4評論 | 12080查看 | 2012-09-16 19:11: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碟式光熱發電技術是四種光熱發電技術中熱電轉換效率最高的,最高可達32%,而塔式和槽式技術的熱電轉換效率目前僅為約15%~16%,雖然其效率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但西班牙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太陽能熱發電技術部門的Eduardo Zarza認為,其他光熱發電技術的效率的可提升空間已經不多,最多可能增至22%到25%之間。
碟式斯特林光熱發電技術的另一大優點在于其可以實現模塊化的設計和生產,這是由于其集熱系統和發電系統完全組成了一個單獨的小型發電單元,不需要像其他光熱發電技術一樣分別建造光場系統和發電系統,其整個電站的系統集成也相對簡單很多。從這層意義上來看,碟式斯特林光熱發電技術具有離網型分布式發電的優勢。
但同時,碟式光熱發電技術又有其致命的缺陷。其無法像其他CSP技術一樣進行儲熱,從而實現持續穩定發電。這一點和光伏發電類似。但從經濟性角度來看,其無法與光伏發電的低成本相競爭。斯特林機的造價昂貴,造成了整個發電系統的成本居高不下。
Zarza認為,主要的挑戰在于碟式斯特林機。斯特林機要求的熱源溫度在600攝氏度以上,壓力100到200帕。此外其工作介質(氫氣或氦氣)必須在一個封閉空間內進行閉環循環。這意味著不能有任何氣體的泄露,相關設備不能有磨損,這導致了較高的維護成本,斯特林發動機的可靠性和壽命面臨考驗。Zarza還認為,研究并采用更耐磨的材料來代替當前斯特林機發動機外殼及零部件的主要材料鋼,將有助于提高斯特林機的壽命。
Zarza斷言,“美國斯特林發動機制造商Infinia聲稱其采用自由活塞技術已經解決了此問題,但我并不這么認為。”另外,位于瑞典Malmo的碟式斯特林光熱發電設備廠商Ripasso Energy正在積極開拓南非市場。澳大利亞的碟式斯特林光熱發電設備廠商Wizard Power生產的碟面積達500平方米,其宣稱是世界上最大的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