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1評論 | 5645查看 | 2017-06-21 17:25: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訊:“目前風電棄風,光電棄光現象非常嚴重,在儲能問題沒有實現經濟化的情況下,要靠化石能源來進行補充調節,就無法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但光熱發電系統不同,它既是一個太陽能的發電站,同時又可自帶儲能裝置。國際上把光伏和光熱相比,光伏加上同等儲能來相比,即使目前最成熟的抽水蓄能電站,它的成本也要高于光熱發電。而且光熱發電成本隨著不斷產業化還會進一步下降。”2017年6月14~16日,在浙江杭州召開的中國國際光熱電站大會暨CSPPLAZA年會2017(CPC2017)上,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孫銳在發表題為《<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為我國光熱發電產業創造了巨大發展空間》的演講過程中如是表示。
孫銳結合剛剛發布的《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簡稱《戰略》)闡述了該文件對于光熱發電產業未來發展的影響。《戰略》提出了非化石能源跨越發展行動,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力爭達到50%。孫銳認為,光熱發電要在實現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50%目標的情況下發揮它的優勢作用。“十三五”期間是光熱發電產業打基礎的時間,真正到2020-2030這十年光熱發電應該有一個更大的發展。這個目標為光熱發電創造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也為國外企業參與中國光熱發電市場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商機。
據孫銳介紹,未來光熱發電的工程造價和發電成本隨著產業規模的發展將會有特別大的下降,特別是在初期。現階段光熱發電項目的工程造價在2.5——3萬元/kW,預測到2020年,工程造價會降低到15000元/kW以下。屆時,上網電價會降低到0.75元/kWh以下。
更多精彩內容,請閱讀下面刊出的孫銳的演講全文(注:本文根據速記和錄音資料整理,文章內容未經演講者本人審閱,僅供參考):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能夠參加今天的大會,大家知道上個月社會的各種媒體都公布了發改委和能源局聯合發布的《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這個戰略看文件日期是去年年底,真正公布是上個月,這個戰略明確地提出了我們國家203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占比的目標,這個目標對我們光熱發電產業發展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今天我談的內容主要結合戰略來談一下我們光熱發電未來發展的空間。
準備談這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我國能源發展現狀和戰略目標;第二太陽能熱發電在我們國家的發展前景;第三目前正在開展的光熱發展基地的情況。最后為光熱發電基地規劃提出了一些建議。
首先看我國能源發展現狀及戰略目標。這張圖顯示的是2016年全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達到了43.6億噸標煤,其中煤炭占比62%,非化石能源占比13.5%。這張圖出自電力規劃總院發布的《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6》,這張圖完整把我們國家一次能源消費和終端消費的情況反映出來了。由于時間關系我不詳細講,大家會下再詳細研讀。總的來說,2016年終端能源消費約32.3億噸標準煤,其中電力消費約7.25億噸標準煤,占比約22.4%。這說明在終端能源消費里邊,電力的比重還是非常低的。所以現在我們采用的以電帶煤、以電帶油將為電力發展和終端能源消費的電力占比提供很大的空間。
再看一下電力的發展現狀,2016年我們全國總的發電量是5.99萬億度電,非化石能源占比30%左右,電源總裝機16.5億KW,其中太陽能發電占比僅僅1.1%。看一下我們國家提出的非化石能源發展目標,這個大家都已經很明確了,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中,到2030年我們國家非化石能源占比要達到20%,2020年階段目標達到15%,這個大家可能都已經很明確了,電力的情況“十三五”電力發展規劃已經向社會公布,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提升到35%,其中太陽能發電量占比達到2%,裝機容量要達到1.1億千瓦,其中500萬是我們光熱發電。
我們重點看一下2030年的情況。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的《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戰略,提出了非化石能源跨越發展行動,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力爭達到50%。要實現非化石能源占全國一次消費能源比重20%的時候,有些機構研究出來非化石能源要達到40%-45%,現在看50%的目標,對我們國家非化石能源發展,要實現這個目標還是非常有挑戰性的。現在發改委正在組織招標、選擇咨詢機構,來具體研究怎么樣實現這個目標的具體方案。因為現在還沒有進行具體研究,我本人根據“十三五”的研究成果粗略估算一下,供大家參考。根據當時十三五的數據,2030年總的發電量為10萬億千瓦時,裝機容量30億千瓦,當時數據煤電的比重接近50%。當時在研究水電和核電的時候,已經沒有什么空間了,只有靠風電、太陽能和生物質這三種非化石能源,需要提高這三種的比例。原來“十三五”規劃風電裝機3億千瓦,太陽能3億千瓦,按照那個目標無法實現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占50%,所以要調整可能調整為太陽能5億千瓦,風電3.5億千瓦,生物質0.5億千瓦。前一段時間我們在北京召開了生物質混燒的會議,生物質混燒在歐洲非常普遍,生物質混燒利用現在的燃煤機組,具有一個優勢,第一投資省,第二節省了占地。目前困難是政策,如果政策可以落實,混燒會大大提高生物質發電比重。為什么說太陽能發電從原來3億到5億,主要靠我們光熱發電,因為我們知道目前風電棄風,光電棄光現象非常嚴重,在儲能問題沒有實現經濟化的情況下,要靠化石能源來進行補充調節,就無法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但是我們光熱發電不同,我們既是一個太陽能的發電站,同時又自帶儲能裝置。國際上把光伏和光熱相比,光伏加上同等儲能來相比,即使目前最成熟的抽水蓄能電站,它的成本也要高于我們光熱發電。而且我們光熱發電隨著產業化還會下降。目前能看得見,特別是化學儲能,說是到哪一年能超過光熱,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表。抽水蓄能未來也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要解決風電、儲能這些。光熱發電要在實現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50%目標的情況下,要發揮它的一個優勢作用。“十三五”期間是這個產業打基礎的時間,真正到2020-2030這十年光熱發電應該有一個更大的發展。這個目標為我們光熱發電創造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也為國外企業參與中國光熱發電市場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商機。
我們光熱發電能不能實現這樣的目標,首先看太陽能資源條件。我們有這樣的資源條件,在我們國家顯示的紅色地區,都是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內蒙、青海、新疆、甘肅。這個是根據咱們國家氣象局技術中心提供的數據,在DNI大于1700千瓦時的土地約94萬平方千米,這些土地基本上地都是戈壁、沙漠。粗略估算10萬平方公里發電量達到54000×108kWh,按配置儲熱系統機組的利用小時數為4000計算,10萬平方公里土地可裝機容量約為13.5億千瓦。所以光照資源和土地資源都不是問題。水資源方面,其實很多地區也具備條件,比如內蒙黃河西岸地區,新疆哈密地區,天山融雪的水量是非常大的,只是目前沒有全部收集起來。從工程造價發電成本來看,隨著產業規模的發展會有一個特別大的下降,特別是在初期。這我國權威機構編制的太陽能發展路線圖。目前階段,光熱發項目的工程造價在2.5——3萬元/kW,預測到2020年,工程造價會降低到15000元/kW以下。屆時,上網電價會降低到0.75元/kWh以下。
下面看一下我們國家太陽能光熱發電基地規劃情況。首先看一下為什么要編制規劃,看看它的必要性在哪里。首先太陽能熱發電項目的經濟性對太陽能直接輻射極其敏感,只能在太陽年直接輻射量較高的地區建設。第二太陽能熱發電項目占地較大,發電基地的項目集中度高,需要合理的劃分場地、統一規劃道路、統籌建設防洪設施。第三太陽能熱發電項目需要水資源支撐,第四發電基地的機組數量多、布置分散,需要統籌設計電力送出的線路。最后編制發電基地的規劃有利于地方招商引資、指導和規范工程建設,有利于加快工程進度。
下面主要介紹幾個正在做的規劃。這是甘肅玉門花海百萬千瓦級光熱發電基地。現在他們玉門市政府領導審時度勢,要打造國家級光熱發電基地,把原來風電發電場地用來光熱發電場地。總的規劃是560萬千瓦,它分三期(“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而且這個地塊已經劃分好了,規劃也做的很深,包括水資源論證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