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強國“兩個十五年”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期,是全面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關鍵時期??茖W謀劃未來五年電力發展,對持續推進西北區域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對“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國家能源局《電力發展“十四五”規劃工作方案》要求,按照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發展方略,結合西北區域電力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經過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們提出要以“十個注重”為引領,來做好西北區域的“十四五”電力規劃工作的建議,以期為“十四五”電力規劃編制提供決策參考。
一是注重對“十三五”電力規劃執行情況的總結。“十三五”期間,西北區域電力行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績,規劃執行情況總體良好,但面臨的問題還不少,矛盾也逐步凸顯。例如,新能源消納能力不足、部分省區棄電問題突出;煤電發電利用小時數下降明顯,行業總體虧損嚴重;特高壓直流通道利用率較低、電網尤其是低壓電網存在薄弱環節等問題。
“十四五”是我國能源發展由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轉變的重要時期,西北區域電力行業發展也應從單純的規模增長向高質量高效率轉變。在研究編制西北區域“十四五”電力規劃時,要認真總結“十三五”規劃執行情況的經驗教訓,歸納“十三五”電力發展的亮點,分析面臨的問題和短板,并挖掘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從而揚長避短,有針對性的、高質量的編制“十四五”規劃,切實發揮規劃對電力發展的統領作用。
二是注重對“十四五”電力需求的預測。電力需求預測是電力規劃的主要依據之一,電力需求預測的總量直接決定了“十四五”期間電源、電網發展規模的總量?!笆濉焙笃谖覈洕l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減緩。傳統高耗能行業產能過剩、增長乏力,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速。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沖擊和影響還在不斷顯現,也對電力需求增長帶來挑戰。但總體而言,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大趨勢不會改變,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對用電量增長的剛性需求不會改變。
因此,西北區域“十四五”規劃應注重對電力需求的預測。應綜合新冠肺炎、復工復產、經濟復蘇、國際形勢變化、產業政策等多種因素,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對西北各省區電力需求進行科學研判預測,認真分析各行各業對于用能、用電需求的變化,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實事求是、遵循規律,著眼長遠、統籌兼顧,在合理預測用能、用電需求的基礎上進行電力規劃;保證電力發展既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又實現電力工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三是注重電力體制改革尤其是電價政策對電力規劃的影響與制約?!笆濉逼陂g,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穩步推進,市場化電量占比不斷提高,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逐步顯現。電價改革也在不斷推進,電價政策在不斷完善。比如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關于核定2020-2022年省級電網輸配電價的通知》,標志著我國輸配電價政策基本完善,在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表現為“一個全面,三個首次”,即全面完善了電價規則,規范了定價程序,實現了嚴格按機制定價;首次實現了對所有省級電網和區域電網輸配電價核定的一次性全覆蓋,首次核定了分電壓等級理論輸配電價,首次將“網對網”外送輸電價格納入省級電網核價。上述政策將有力促進電力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
“十四五”電力規劃應注重對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研究分析,規劃制定要充分考慮電力體制改革的目標任務。要認真研究關注電價改革和電價政策對電力投資、結構調整、企業經營、電力消費等重大影響,充分發揮各類電價政策對產業發展及電力投資引導作用,實現用價格信號更好地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四是注重發揮電力規劃對電力投資布局的引領作用。電力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具有投資大、產業鏈長、帶動能力強的特點。電力規劃是電力工業發展的行動綱領,也是布局重大電力項目的依據。制定有全局性、前瞻性、指導性的電力規劃,對促進電力及相關行業各環節協調發展,引導電力投資合理布局具有重大意義。
西北區域能源資源富集,但經濟欠發達,布局上不盡合理,用電結構單一,因此“十四五”電力規劃中應注重電力規劃對電力投資布局的引領和指導作用,鞏固成果,補齊短板。例如,引導能源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減少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引導能源綜合利用,高效綠色;引導多種能源協調發展、優勢互補;引導薄弱的配電網加快發展,引導電力投資在布局上對西北革命老區以及深度貧困地區的適當傾斜,進而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發展等。
五是注重電力規劃安全性與經濟性的協調統一。電力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確保電力的安全穩定有序供應一直是電力規劃的基本原則和目標。隨著能源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經濟利益也是各市場參與方所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經濟性和安全性不再表現為兩個獨立的甚至是對立的指標,而是成為互相依存密切聯系的統一體。
“十四五”電力規劃要高度重視電力的安全和保障,但也要注重經濟性評價和分析,不能顧此失彼,偏重一面。一方面應注重能源安全新戰略要求下的電力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注重提高電力安全保障能力,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另一方面應充分考慮能源經濟性,避免電力的過度重復投資、加大成本,實施高質量發展要求下的電力工業效率提升,實現電力工業高效發展。例如配電網的規劃,在安全性要求高的地區,如大型城市、人口密集區,規劃應優先保障安全性;在偏遠的郊區和人口稀少處,對安全的要求會降低,更多需要考慮到效率和經濟性。
六是注重發揮區域電力行業整體優勢,發揮區域交易機制作用。西北區域資源豐富,各省區特征明顯,互補性強。煤電、風電、光伏、水電、光熱品種齊全,電價水平競爭能力強。陜西、新疆煤電外送潛力大,新疆、甘肅及青海風光電外送潛力大。西北各省在西電東送中互補特性較為明顯。
“十四五”規劃要注重發揮西北區域資源整體優勢,貫徹習總書記提出的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不斷擴大西電東送規模,促進西北地區能源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的優化配置。同時要注重加強區域交易機制政策研究,打破省間壁壘、同時加強電網建設力度,解決局部電網送電能力限制及跨省區聯絡線送電能力限制等原因,緩解區域內各省區因消納能力不足、調峰資源有限等導致的新能源棄電問題。
七是注重利用區域內新能源發電互補特性促進新能源消納。西北區域幅員遼闊,新能源發電具有天然的互補性,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可進一步促進區域內新能源消納。按照95%的新能源利用率測算,西北五省區互補消納與各省區分別消納相比,需要的調峰容量全網可減少11%。按照風電95%保證率參加電力平衡測算,五省區互補消納與各省區分別消納相比,全網將增加5%的風電裝機參與電力平衡,進一步提高了新能源的利用率。因此,在研究制定西北區域“十四五”電力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區域內不同省區新能源互補消納的特點作用,最大程度地促進新能源消納。
八是注重煤電行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煤電與化工深度耦合。西北區域煤電資源豐富,是保障電力供應最為經濟可行的電源。同時西北電網作為送出型電網,煤電在對電網頻率、電壓支撐方面的作用難以替代,因此“十四五”期間,煤電仍將是西北地區電力供應保障的基礎性電源,將繼續發揮電力安全保障“壓艙石”的作用,但目前煤電行業虧損較為普遍,影響后續煤電的平穩發展。
“十四五”規劃應多措并舉,解決“十三五”期間煤電企業虧損嚴重,發展動力不足問題,完善煤電上網電價形成機制,緩解煤電經營壓力;同時盡量減少新增煤電,在有序發展增量的同時,著力實現存量機組的優化升級,推動靈活、低碳和高效發展,促進電煤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注重煤電與化工深度耦合及能效提升,結合綜合能源基地建設及節能減排改造,鼓勵煤電與煤炭分級利用、煤電與化工深度耦合發展,鼓勵煤電采用新技術進一步提高能效、提高發電靈活性、減少污染物及溫室氣體的排放。
九是注重提升區域內電網調峰能力建設。西北地區調峰能力提升主要通過建設水電、抽水蓄能電站、光熱電站、儲能及火電靈活性改造來實現。但受生態環保、投資、經濟效益、缺乏盈利模式等因素的影響,“十三五”西北區域水電建設進展緩慢,火電靈活性改造不及預期,光熱發展后繼乏力,抽水蓄能及電化學儲能電站缺乏盈利模式。
“十四五”規劃要注重提升調峰能力建設,通過加大水電開發力度,制定措施激勵火電靈活性改造,保持光熱電站上網電價政策的延續性,以市場化價格機制激勵儲能電站建設,完善輔助服務市場等措施,提升西北電網調峰能力。
十是注重電力規劃的統籌作用,加強規劃執行監管?!峨娏σ巹澒芾磙k法》提出“電力規劃應在能源發展總體規劃框架下,統籌水電、煤電、氣電、核電、新能源發電以及輸配電網等規劃,支持非化石能源優先利用和分布式能源發展”。但目前電力規劃與新能源、水電等電源規劃由不同主管部門分別委托,同步進行編制,電力規劃對各類電源專項規劃的統籌作用未能有效發揮。同時,受環保、資金、經濟性及監管不到位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西北區域“十三五”規劃執行未能完全到位,部分重點項目未能如期完成。
“十四五”規劃要注重完善規劃編制機制,突出電力規劃對新能源等電源專項規劃的統籌指導作用。同時強化對電力規劃執行情況的監管,加強對地方能源主管部門和電力企業執行和落實國家規劃情況的監管,適時將執行情況和存在問題向社會公布,督促電力規劃的嚴格執行,維護規劃的強制性和嚴肅性。
作者:黃少中,國家能源局西北能源監管局局長,“中國電力圓桌”成員,“中國電力圓桌”是中國電力改革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高端對話機制和溝通平臺,由中國能源研究會主辦、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政策研究中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