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PLAZA光熱發電網訊:據美國能源部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簡稱NREL)近日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在六年內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低達到33%(按照2020年當地的規定,最低33%的電力需來自可再生資源)的前置條件下,光熱發電(CSP)項目可為公用事業規模的太陽能發電項目增加5-6美分/kWh的附加值。
這份名為 ?Estimating the Value of Utility-Scale Solar Technologies in California Under a 40% 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40%可再生能源組合標準下加利福尼亞州公用事業規模太陽能技術價值的評估)?顯示,光熱發電項目可以存儲數小時或更長時間的能力,有助于系統在太陽落山后依然保持穩定的發電容量。
表:兩種RPS方案中儲熱型光熱技術和光伏技術的總價值對比(運營價值加上容量價值范圍)
注:RPS方案是強制發電公司在總的發電量中提供一定比例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與其它間歇性可再生能源技術相比,這意味著在33%可再生能源標準下,光熱發電每kWh的價值可增加5美分,在40%可再生能源標準下每kWh的價值可增加6美分,而顯著的附加效益則意味著在用電高峰時光熱發電可以幫助降低電費。
NREL CSP集團經理馬克·梅霍斯(Mark Mehos)對此表示:“與不太靈活的發電來源相比,光熱發電系統具有顯著的附加價值。隨著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逐步提升,光熱發電的相對價值也隨之上升。同時,光熱發電還可以使電網更加靈活,并通過在太陽落山后繼續發電來減少對光伏的限制,從而實現光伏技術的更大普及。我們計劃在今年余下的時間里對此展開更詳細的調查研究。”
當光伏捕獲太陽光并將其轉化為可用電能時,光熱發電技術可收集太陽能并將其轉化為熱能,并可驅動發動機或渦輪機產生電力。同時,光熱系統產生的熱能還可以通過熔鹽等進行儲存保留數小時,然后在太陽落山后空桶、電視和照明等需求仍舊很高時提供能量。
據悉,上述報告由美國能源部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辦公室資助,以支持其正在推進的SunShot計劃。報告比較了光伏以及是否配置光熱發電的蓄熱系統等多種設計模型的系統總運營成本,同時還分析了容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