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九部委聯合印發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規劃明確了中國十四五時期光熱發電行業的發展主基調:
要有序推進長時儲熱型太陽能熱發電發展,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及太陽能熱發電成本的明顯下降;
在青海、甘肅、新疆、內蒙古等光熱資源的優質區域,發揮太陽能熱發電儲能調節能力和系統支撐能力,建設長時儲熱型太陽能熱發電項目,推動太陽能熱發電與風電、光伏發電基地一體化建設運行,進而提升新能源發電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在國家大力推進建設風光熱互補基地項目的大趨勢下,進入“十四五”以來,各地“十四五”能源/可再生能源規劃等陸續發布,其中多省市、尤其是已在國家首批光熱示范項目建設過程中有所突破的西北多地紛紛繼續加碼布局光熱發電,CSPPLAZA據公開信息整理如下:
一、青海省
2022年2月23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印發《青海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
《規劃》提出,到2025年青海光熱發電裝機計劃由2020年的21萬千瓦增長至2025年的121萬千瓦,年均增長41.94%。以生態保護為前提,探索三江源地區新能源開發新模式.創新技術發展模式,示范推進光伏、與水電、光熱、天然氣一體化友好型融合電站,實現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安全穩定運行。
其中,海西地區將規劃烏圖美仁光伏光熱園區、德令哈西出口光伏光熱園區等新能源發電重點園區,十四五計劃新增光熱90萬千瓦。
海南地區將規劃共和風光儲一體化園區、同德水光蓄儲一體化園區等新能源發電重點園區,十四五計劃新增光熱10萬千瓦。
《規劃》指出,要結合水電、光伏、風電、光熱發電及各類儲能技術特性和技術特點,優化各類電源規模配比,確保電源基地送電的可持續性。充分發揮負荷側的調節能力,實現荷、儲、網、源的深度協同,培育用戶負荷管理能力,提高源網荷側調峰積極性。
同時積極發展優質調峰電源方面,將開展太陽能熱發電參與系統調峰的聯調運行示范,提高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水平,力爭光熱裝機達到121萬千瓦。推進清潔能源技術創新方面,將突破長時光熱發電關鍵技術,推進成本快速下降。
海西州
2022年7月27日,海西州人民政府辦公室對外發布《海西州“十四五”清潔能源發展規劃》。
重點提及光熱發電,并指出十四五時期海西州將發揮光熱發電靈活調節、電網支撐和促進新能源消納的優勢,推動成為新的基荷電源和調峰電源。十四五時期,海西州計劃示范性發展光熱發電,示范性擴展光熱發電規模,新增容量55萬kW【注:該數據與青海省級規劃有出入,以實際落地為準】。
規劃新增電源位于海西州光資源情況及建設條件較好的德令哈西出口和格爾木市烏圖美仁。通過示范性發展,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提升智能裝備制造水平,促進光熱發電成本降低,為大規模發展光熱發電做支撐。
十四五擬將青海海西州打造為國家級新能源基地,以創新技術發展模式,推進光熱與光伏一體化友好型融合電站。
二、甘肅省
2022年1月5日,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甘肅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的通知。
通知指出,針對河西走廊新能源重點開發區,“十四五”時期將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太陽能光熱發電等非化石能源電力,形成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支持酒泉地區在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基礎上向特大型風電基地邁進,積極推進太陽能光熱發電無補貼發展,形成風電、光伏發電、光熱發電、儲能等融合發展新格局。
要統籌推進風光熱氣協調發展。推進太陽能光熱發電與風光電協同發展。繼續深化完善太陽能光熱發電資源調查評價工作,建立光熱項目儲備庫,推動建設光熱發電與光伏發電、風電互補調節的風光熱綜合可再生能源發電基地。在資源富集、建設條件優越的敦煌、阿克塞、肅北、金塔、玉門、高臺、金川、民勤、古浪、景泰等地區謀劃實施“光熱+風光電”一體化項目,增強自我調峰能力,實現光熱項目無補貼發展。支持能源企業攻堅太陽能光熱發電關鍵技術,為全國大規模發展太陽能光熱發電奠定堅實基礎。
如上表,到2025年甘肅光熱發電裝機計劃由2020年的16萬千瓦增長至2025年的100萬千瓦,年均增長44.27%。
酒泉市
2022年8月15日,酒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對外印發《酒泉市“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
《規劃》中提到要加快建設火電、光熱、燃氣發電、抽水蓄能、氫儲能等調峰項目,著力提升調峰能力,為早日實現區域碳達峰奠定基礎。將努力在“十四五”期間打造“三千”基地,建設千萬千瓦級光電基地,全市光伏+光熱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
要以國家首批光熱示范項目為基礎,打造百萬千瓦級光熱基地。持續推進國家首批光熱示范項目建設;以敦煌、玉門、阿克塞為重點,謀劃實施長時儲熱型光熱發電項目,推進多能互補一體化項目,加快肅州、金塔、瓜州、肅北區域光熱開發,力爭“十四五”全市新增光熱發電104萬千瓦,建成百萬千瓦光熱發電基地,提升新能源發電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打造高比例清潔能源基地方面,形成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光熱發電、儲能等融合發展新格局。
探索光熱發電新模式。總結首航節能、敦煌大成國家首批光熱示范項目建設經驗,積極探索無補貼光熱發電項目建設模式,支持能源投資企業攻克光熱發電關鍵技術,為全國大規模發展光熱發電奠定堅實基礎。
大力推進首批4個285萬千瓦“光熱+”示范項目建設,積極謀劃爭取一批“光熱+”項目,發揮光熱穩定、可調的技術優勢,提高電力系統對不穩定電源的消納能力,實現光熱項目無補貼發展。到“十四五”末,全市光熱裝機規模突破100萬千瓦。
酒泉市瓜州縣
“十四五”期間瓜州縣籌考慮送出和項目用水條件,擬在瓜州縣西湖片區、雙塔片區適度開發光熱項目30萬千瓦,填補該縣在光熱開發方面的空白。
白銀市
2022年10月23日,白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白銀市“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
《規劃》指出白銀市的光熱、儲能行業發展仍處于初期。未來,白銀市將持續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利用,持續優化能源結構,努力推進光熱項目。
白銀市計劃在景泰上沙沃、靖遠劉川分別規劃光熱發電+熔融鹽儲能試驗示范項目,發展高效反光玻璃、熔融鹽、光熱支架等光熱發電產業裝備制造產業,推進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發展。
此外,白銀十四五將增強能源創新發展動力,提升能源民生服務水平。加快突破技術創新重點方向,積極推進燃煤與生物質耦合發電示范項目,突破中低溫煤焦油提取精酚等精細化工產品生產技術,開展超臨界水氣化制氫耦合發電、高效太陽能發電、大容量及低風速風力發電、光熱發電等技術研究。
武威市
2022年3月19日,武威市人民政府發布印發《武威市“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通知。
《規劃》指出要統籌推進風光熱協調發展,推進太陽能光熱發電與風光電協同發展。以太陽能光熱電站的應用和示范項目為基礎,推進太陽能光熱電站的發展和研究,探索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增加系統調峰能力,提升新能源消納水平,提高太陽能光熱發電的經濟性,為今后規模化發展太陽能光熱電站、打造更大規模新能源基地奠定基礎。到2025年,光熱項目新增裝機規模20萬千瓦。
加強風電、光伏發電、光熱發電、熔鹽儲熱材料、智能電網、儲能、制氫等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推進多種能源互補協調運行。加大對光熱項目的科研支持力度,進一步推進光熱發電產業技術創新,形成光熱發電產業技術創新基地。
重點推廣太陽能光熱利用取暖和可再生能源電力取暖,推廣高效節能爐具,實現散煤燃燒取暖的長效、經濟替代。
三、內蒙古自治區
2022年3月29日,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對外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
《規劃》指出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時期清潔能源發展目標為加速推進清潔低碳轉型。新能源裝機規模達1.35億千瓦以上。其中,光熱發電裝機60萬千瓦左右。此外,內蒙古還將結合柔性直流、儲能、光熱等技術發展,研究論證蒙西地區高比例新能源基地開發外送工程。
通知指出,十四五內蒙古自治區將大力提升可再生能源存儲和消納能力。加快建設抽水蓄能、太陽能熱發電、新型儲能等存儲調節設施,有效提升電力系統綜合調節能力,加強可再生能源發電就近就網就負荷消納,有序推動外送消納。
因地制宜推進太陽能熱發電發展。總結首批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經驗,發揮太陽能熱發電儲能調節能力和系統支撐能力,因地制宜建設太陽能熱發電項目。充分發揮太陽能熱發電在電力系統中調峰、調頻、儲能等多元功能,統籌推動太陽能熱發電與風電光伏基地一體化建設運行,為新能源高比例自用和外送提供支撐,力爭“十四五”期間新增并網太陽能熱發電項目50萬千瓦。
阿拉善盟
2022年10月21日,阿拉善盟行政公署發布印發《阿拉善盟“十四五”工業經濟發展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
《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阿拉善將積極開發太陽能中溫集熱制冷采暖成套系統、高溫真空集熱成套系統,以阿拉善左旗烏斯太鎮北側區域和右旗東北側區域為重點,積極開發光熱電源,大力發展中低溫陶瓷集熱等新型光熱發電。
巴彥淖爾市
2021年5月,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印發<巴彥淖爾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
《規劃》明確提出十四五將著力做強風光產業。著力做強光伏、風電、光熱等新能源產業,深入挖掘存量節能潛力,支持綠色技術創新,形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自治區層面十四五相關規劃未對外公開發布,但已備案一批含光熱系統的新能源項目,并發布了相關支持政策,詳情如下:
2022年3月4日,為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荒漠布局建設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項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發布《服務推進自治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操作指引(1.0版)》。
文件指出,該路徑基于《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自建或購買調峰能力增加并網規模的通知》(發改運行〔2021〕1138號)文件精神:超過電網企業保障性并網以外的規模,按照20%(時長4小時)以上比例配建調峰能力的優先并網;自建合建調峰和儲能能力按照“企業承諾、政府備案、過程核查、假一罰二”的原則進行確定。
具體執行方面,據文件介紹,配置新能源規模=4小時以上時長儲能規模×4,如:建設10萬千瓦/40萬千瓦時(4小時時長)儲能規模,可配置新能源規模=10×4=40萬千瓦;建設10萬千瓦光熱發電項目,可配置90萬千瓦光伏項目。
圖:項目申報流程
2022年7月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改委發布《關于印發自治區2022年第二批市場化并網新能源項目清單有關事宜的通知》。
清單明確了總計66個項目,其中13個儲熱型光熱發電項目被列入需電網消納項目【詳見下表】,均采用光伏+儲熱型光熱發電的配置方案,光伏裝機總規模為1215萬千瓦,光熱總裝機高達135萬千瓦,配儲比例在11%左右。其中光伏項目裝機多為900MW,光熱裝機多為100MW+8小時儲熱。
吐魯番市托克遜縣
2020年9月1日,吐魯番市托克遜縣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征求《托克遜縣“十四五”規劃》意見建議的函。
該《規劃》中指出,托克遜縣將打造全疆重要的能源產業基地,充分發揮托克遜縣風、光、火電互補綜合能源優勢,加快風能、太陽能資源開發,積極推進風電、光熱電項目建設,有序發展分布式發電項目。
并持續改善縣域環境質量,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優先開發利用托克遜豐富的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積極推廣太陽能光熱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
五、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指出,在大規模開發可再生能源,加快發展太陽能發電方面,將適時開展太陽能熱發電試點。
12月7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關于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通知》中表示,將積極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示范工程、太陽能光熱發電+儲能和集中供熱一體化開發示范工程;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重點項目方面,開展太陽能光熱一體化試點示范項目;培育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方面,鼓勵發展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裝備、光伏/光熱發電等新型電力裝備。
六、河北省
保定市
2021年8月12日,河北省保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保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文件指出:加強新能源開發利用推廣。加快實施新能源推廣開發利用重點工程,積極推廣地熱、光熱、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新能源技術應用,建設分布式能源、綜合能源利用示范區。
邢臺市
邢臺市在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中表示要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積極促進太陽能發電多元化發展,實施光電建筑一體化示范工程,支持內丘、臨城等西部山區光電項目開發,著力推進一批大型光伏電站建設,持續推進光熱發電示范,逐步擴大應用范圍。
七、云南省
2022年4月2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對外印發《云南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
《規劃》提到要在高原電力裝備方面指出,將重點依托昆明高新區、嵩明楊林經開區、大理經開區、通海產業園區等,布局發展高原電力裝備產業,圍繞云南及周邊地區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發展智能電網及配套設備,風電、光伏光熱發電等高端電力裝備。
八、廣東省
湛江市
2022年10月17日,湛江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湛江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
《規劃》在重點任務和項目中提出:積極探索發展新型能源,探索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應用,適時發展光熱發電與光伏發電、風電互補調節的風光熱綜合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
九、山東省
青島西海岸新區
1月19日,青島西海岸新區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十四五”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提出要聚焦發展光伏光熱產業,推動光熱產業從農村走向城市、從民用走向工商業應用、從單一能源走向多能互補綜合利用,推進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工作,探索海上光伏發展,研究發展光熱發電技術與模式創新,加快分布式智慧能源產業化。
突破一批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在太陽能方面重點發展中高溫高效率太陽能集熱器、海水淡化、太陽能冷熱聯供、多能互補太陽能清潔供暖等技術及產品,加快太陽能光熱工業化利用。
十、上海市
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市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提出要做大新能源技術裝備,支持高轉換效率光伏逆變器、光熱電站關鍵設備及新一代薄膜電池技術開發和產品研制。
附:我國目前在建/擬開發光熱項目清單,詳情可見:總裝機超4GW!我國在建/擬開發光熱發電項目匯總(附項目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