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由電建核電公司承建的華電哈密2×100萬千瓦煤電項目2號機組順利完成168小時試運行,標志著我國首個“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核心支撐電源正式建成。
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是我國“十四五”重點建設的疆電外送特高壓第三通道——“疆電入渝”工程的配套電源項目。該基地以大型風電、光伏為基礎,以當地電煤就地轉化的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煤電為支撐,總裝機規模1420萬千瓦,其中煤電400萬千瓦、風電700萬千瓦、光伏300萬千瓦、光熱20萬千瓦,配套建設120萬千瓦/480萬千瓦時的電化學儲能,通過“風光火熱儲一體化”模式,實現新能源高比例外送,對于優化電力資源配置、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意義重大。
本次投產的煤電機組采用世界一流的發電節能技術和設備,在冷卻塔結構、燃用高堿煤、關鍵輔機技術等方面實現了多項全球首創,解決了一系列世界級技術難題。同時,該機組通過將超超臨界技術與深度調峰能力深度融合,既能發揮“疆電入渝”電力供應“穩定器”作用,又能作為新能源消納的“調節器”,為能源安全與綠色轉型開辟新路徑。
該項目位于哈密三塘湖戈壁腹地,工程規模龐大、地質條件復雜、自然環境惡劣、綜合技術難度極高。自開工以來,項目團隊緊盯高標準投產目標,堅持“標準化、集約化、穿透式”管理理念,堅決扛起電建鐵軍的硬核擔當,較合同工期提前40余天完成投產任務,將“不可能”變為“提前實現”。下一步,電建核電公司將持續發揚“核電鐵軍精神”,扎實踐行“雙碳”目標,全力以赴為推進“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建設貢獻電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