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光熱大會暨CSPPLAZA年會在浙江杭州盛大召開,中國聯合工程有限公司孫武星出席會議并作主題演講《熔鹽儲能技術在多行業多場景下的投資邏輯和經濟模型分析》,全面介紹了熔鹽儲能技術在光熱發電、火電靈活性改造、園區供熱、余熱利用等多場景的運營邏輯、造價、經濟模型并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預測。
圖:孫武星
1
背景和概述
在“雙碳”背景下,我國的儲能/儲熱需求日益增長。
孫武星指出,熔鹽儲熱作為顯熱儲熱,其核心優勢在于與蒸汽參數匹配度高。因為它處于二元鹽(290-600攝氏度)和三元鹽(150-450攝氏度)的溫度范圍,恰好適配超高溫、高溫蒸汽參數。他表示,蒸汽無法直接存儲,而熔鹽則是理想媒介,且可通過擴大熔鹽罐規模提升儲熱規模(規模越大單位成本越低),儲熱時間由熔鹽罐大小及儲量決定(儲量越大儲熱越長)。
此外,孫武星還說明了二元鹽與三元鹽的區別:二元鹽溫度更高,主要用于發電(如光熱發電、煤氣調峰發電等);三元鹽多用于供熱、工業蒸汽供應。不過具體場景需具體分析,部分工業蒸汽場景也可能更適合用二元鹽。
二元、三元熔鹽特性參數
2
應用場景
據孫武星介紹,常規熔鹽儲熱系統的核心是雙罐系統,可實現加熱、放熱過程解耦,是光熱、園區供熱、零碳工廠、調峰等場景的核心【運行原理詳見下圖】。
他表示,熔鹽加熱系統應用廣泛:光熱發電使用的是聚光集熱系統;與風電、光伏或是谷電耦合就是熔鹽電加熱器;電站及園區供熱調峰使用的是蒸汽或熔鹽電加熱器;鋼鐵廠采用煤氣熔鹽加熱器或余熱加熱器;在壓縮空氣儲能行業也會通過熔鹽高溫壓縮空氣來加熱,提升效率。
接下來,孫武星重點介紹了熔鹽儲能的九個應用場景:
▌場景一:光熱發電
目前有兩種主要應用場景:一是與風電、光伏耦合。孫武星指出,目前更多的是與風電耦合,因為136號文件發布后光伏項目對業主方來說易虧損;二是獨立光熱項目。這類項目有獨立電價,規模在100-350MW之間,造價1.5萬—1.7萬元/kW,度電成本0.5~0.75元/kWh,一般會隨規模擴大有所下降。
▌場景二:火電靈活性改造
主要應用場景:機組帶供熱深調能力不足、深調脫硝排放問題和頂峰能力不夠。目前應用規模為10%~30%(示范項目10%~15%),造價為500~1000元/kWh。
經濟模型:深調收益、頂峰收益,調頻收益和新增供熱能力收益。其中調頻收益是關鍵。
孫武星比較了兩種加熱方案:
(1)蒸汽加熱方案
火電靈活改造-蒸汽加熱方案
蒸汽加熱以三元鹽為主,利用主蒸汽等換熱。優點是效率高;缺點是系統整體復雜,改造工作量大、深調幅度不足、整體調頻能力提升有限、對原有系統影響較大、運行可靠性欠佳。
(2)電加熱方案
火電靈活改造-電加熱方案
電加熱的缺點是效率低;優點是調峰深、靈活性強、供熱安全。
孫武星強調,蒸汽加熱和電加熱兩者沒有優劣之分,要根據具體需求進行具體分析。
▌場景三:谷電加熱熔鹽儲能園區供熱
主要應用場景:園區供熱能力不足,且受燃煤指標限制;江浙、廣東等東南沿海城市燃氣價格高昂。當前市場項目規模多為50-200t/h。
經濟模型:新增供熱收益。成本為谷電電價+容量電費。
孫武星分享了正在參與的嘉興桐鄉項目:該項目投資2.5億,規模為70MW/343MWht熔鹽儲熱。項目的購電電價為0.26元/kwh(不含稅),蒸汽售價為321元/t(不含稅),項目全投資內部收益率8.9%,資本金投資內部收益率14.56%【未考慮容量費】。
▌場景四:園區供熱調峰
主要應用場景:園區負荷穩定性差,存在峰谷波動、鍋爐峰值區間供熱能力不足等問題。如江浙區域白天負荷高、晚上低,硅料企業入駐后白天供熱能力不足。此時可通過熔鹽儲能將晚上能量平移至白天,能夠在不增加機爐規模的情況下提升白天供熱能力。當前市場規模主要介于50-200t/h,造價為500-700元/kWh。
經濟模型:新增供熱收益;提高鍋爐效率;降低鍋爐低負荷脫硝成本與罰款風險。成本為燃料,項目投資回收期短,3~7年可回收。
▌場景五:鋼鐵廠煤氣調峰
主要應用場景:鋼鐵企業自備電站不足以覆蓋鋼鐵廠用電,而鋼鐵企業自備電站汽輪機運行存在余量,可利用該余量新建燃氣熔鹽儲熱系統。規模根據汽輪機余量、燃氣鍋爐最低負荷確定,造價在450-700元/kWh。
經濟模型:谷電時間段,煤氣熔鹽爐運行,將熱量存儲在熔鹽;峰電時間段,熔鹽加熱蒸汽,對外供蒸汽進行發電,通過上述運行模式,基于峰谷價差套利。項目投資回收期短,4~8年回收(峰谷價差0.6~0.9元/kWh)。
▌場景六:余熱利用
主要應用場景:產品存在高溫余熱,原采用風冷,大量熱能浪費。規模根據余熱、鹽浴溫度定,熔鹽側的造價為450~700元/kWh,余熱側根據規模定價。
經濟模型:由于熱量來自余熱,無運行成本;此外,精準控溫能提高工藝產品質量與價格競爭力,同時還可耦合煤氣調峰發電,公用熔鹽儲能側,收益更優。項目投資回收期短,2~7年回收。
▌場景七:獨立熔鹽儲能電站
主要應用場景:大基地、綠色通道的共享儲能。以規模為100MW/400MWh熔鹽+150MW/300MWh電化學項目為例,造價約為8.5億元。
經濟模型:整體電效率為55~60%,收益主要來自調峰。容量租賃和容量補償需要與電廠談判。投資回收期8年,內部收益率13%。
▌場景八:孤網綠電熔鹽儲能供熱
主要應用場景:在源、網、荷、儲都具備的條件下,通過輸送光伏、風電等綠電加熱熔鹽,替代燃煤/天然氣產氣。
經濟模型:該項目為孤網,替代原有動力站燃煤產氣,效率高達90%,造價為500-700元/kWh。其中,蒸汽成本隨綠電成本變化,在120~150元/t之間。
▌場景九:壓縮空氣儲能高溫回熱
運行模式:利用三元鹽或四元鹽回收高溫熱,壓縮時儲熱,膨脹時放熱。和中溫路線技術相比,效率提升3%~5%。整體投資約占項目總投資的5%,同時可以耦合高溫供熱需求,提高經濟性。
3
發展趨勢解讀
結合上述九個應用場景的實際應用現狀,孫武星總結了當前熔鹽儲熱的技術優勢和面臨的挑戰:
▌技術優勢
(1)高效儲能>90%:熔鹽儲熱技術具有較高的儲能效率,能夠有效地儲存和釋放熱能。
(2)和蒸汽匹配度高:熔鹽儲熱技術可以在較寬的溫度范圍內工作,適用于各種不同的應用場景。
(3)安全環保:熔鹽儲熱技術使用無毒、無害的熔鹽作為儲能介質,對環境和人體健康沒有危害。
▌面臨挑戰
(1)成本問題:熔鹽、電加熱器、熔鹽儲罐、SGS、熔鹽閥門投資高。
(2)高溫電加熱器研發:高溫電加熱器設備本身在開發過程,還未有得到市場驗證,目前低壓設備、變壓器、開關柜、動力線等繁雜。
(3)電網接入問題:電熱方案中所有能量都來自于電,接入系統規模大,需和電網談判,對電網有一定壓力;容量費問題較為突出。
根據國家能源局出臺的政策,目前單個光熱項目投資十幾億,預計每年3GW;存量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應改盡改,“十四五”期間將完成2億千瓦,增加系統調節能力3000-4000萬千瓦,促進清潔能源消納,實現煤電機組靈活制造規模1.5億千瓦;同時,供熱需求增加,卻控制燃煤耗量。
綜上,孫武星預測,結合熔鹽儲熱技術在火電靈活性改造、園區供熱調峰、鋼鐵廠煤氣調峰、余熱利用以及孤網綠電儲能供熱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預計到2030年,全球熔鹽儲熱技術的市場規模將達到數千億美元,中國熔鹽儲熱技術市場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
4
安全性分析
熔鹽儲熱技術源自塔式光熱發電技術,除鏡場與熔鹽儲熱技術有所區別外,其余技術完全一致。
據孫武星介紹,目前國內第一批光熱項目已經平穩運行5年,無事故發生。國內第一批與第二批光熱項目已建成和在建的項目共有20多個。而按照國家能源局的規劃,到十四五結束上馬項目9GW,約有90個項目,技術均相同。熔鹽方面,二元鹽、三元鹽技術成熟,已經過數十個項目的運行驗證。
熔鹽材料的安全性評估方面,經應急管理部鑒定,光熱熔鹽所包含的硝酸鉀和硝酸鈉為無機氧化物,不屬爆炸品,建議按照乙類火災危險性進行儲存。【詳細鑒定結果見下表】
試驗鑒定報告截圖
DLT5064-2021太陽能熱發電總圖運輸設計規范截圖
隨后,孫武星詳細介紹了中國聯合公司設計的熔鹽儲熱系統:
該系統由光熱項目衍生而來,相似度較高,有充分的工程驗證。在安全設計上:
(1)冷熱熔鹽罐連通大氣,為常壓罐;
(2)熔鹽管路中過熱器至預熱器出口有安全閥,安全閥泄放管接入就近卸鹽槽;
(3)熔鹽電加熱器出口處設有安全閥安全閥泄放管接入就近卸驗槽;
(4)汽水側按常規設置有安全閥;
(5)熔鹽系統管路上設有幾余的壓力溫度測點,設有異常聯鎖報警;
(6)設備有壓力檢測,超壓報警;
(7)熔鹽罐集中布置,四周設下沉圍堰,若真的發生事故,圍堰容積能夠容納所有熔鹽泄放量,對周邊建構筑物影響較??;
(8)熔鹽電加熱器、熔鹽換熱器單獨布置,或四周設實體防火墻,若泄漏對周邊影響較?。ɑ蛘邇扇埯}罐間設置換熱器車間,圍堰設置于最外側)。
5
已參與、對接近50個光熱/熔鹽項目
中國聯合工程有限公司總部前身是機械工業部第二設計研究院,1953年成立于上海。江澤民同志是二院的創業者之一,曾擔任二院第一任電氣專業科科長和院工會主席。1970年遷貴州遵義,后返回杭州。目前員工700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占95%以上。公司業務板塊多,包含民用、能源、工業等。其中能源板塊總人數為1000人。
美國《工程新聞記錄》(ENR)對中國工程設計企業60強的統計排名中,中聯公司排名第8。公司已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100多項,省部級獎1000多項,主編、參編國家、地方和行業標準、規范100余項;合計完成14個項目,當前項目前期對接30多項【詳見下圖】。